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碳酸酐酶抑制药

碳酸酐酶抑制药的利尿作用有限,但其在肾脏生理和药理基本概念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围术期我们很少应用此类药物,但手术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经常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多为青光眼) 。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是含有氨苯磺胺基团。碳酸酐酶抑制药包括乙酰唑胺、双氯非那胺和醋甲唑胺等,以乙酰唑胺的利尿作用最弱。醋甲唑胺口服几乎完全吸收, t1 / 2 β 14小时, 25%原型经肾清除, 75%经代谢后消除。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常见,但由于这类药物是氨苯磺胺衍生物,同其他磺胺类一样,可引起骨髓抑制、皮肤毒性和磺胺样肾损害,对磺胺超敏的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表13-3常用利尿药利尿作用的比较。

……
——《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篇 麻醉药理 > 第13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 第一节 利 尿 药 > 二、各类利尿药
作者:俞卫锋 石学银 姚尚龙
参编:刘 进,黄宇光,熊利泽,方向明,郭曲练
页码:297-298
版本:1
出版时间:2017-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