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白介素2

2)的发现经历了活性的发现、分子结构的确定和基因的克隆三个阶段。1976年Morgan首次发现在淋巴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存在一种因子,可以选择性地维持T细胞体外增殖。1981年Robb和Smith完成了对IL‐2的分离和生化提纯,1983年编码IL‐2的cDNA被成功克隆。人类IL‐2是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的球状糖蛋白,分子量15.5kD。IL‐2分子对pH、盐浓度和温度稳定。大剂量IL‐2可以作用于B细胞和巨噬细胞,诱导TNF‐α、TNF‐β和INF‐γ分泌,在增加其抗肿瘤活性的同时,也对机体带来毒性反应,如发热、畏寒、胃肠道反应、皮肤弥漫性红斑、精神神经症状等。

……
——《抗炎免疫药理学》
书名:《抗炎免疫药理学》
栏目:抗炎免疫药理学 > 第10章 细胞因子及其调节剂 > 第4节 细胞因子各论
作者:魏 伟 李晓辉 张洪泉 吴曙光
参编:陈红专,李晓辉,沈玉先,魏伟,魏尔清
页码:222-22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