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节律点各自独立地发放冲动,两个节律点竞相激动心房或(和)心室,这种双重心律称之为并行心律(parasystole)。一般情况下主导节律点为窦房结,另一个是异位节律点。并行心律时,异位节律点可以位于心脏的任何部位。因异位节律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室性并行心律、房室交界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甚至窦性并行心律(见第六章)。传统观点认为室性并行心律多见,而房性、交界性并行心律少见,随着心电散点图的应用,发现各种并行心律并不少见。

并行心律发生的机制

并行心律时,异位节律点以自身的固有频率,按时发放激动,目前观点认为异位节律点周围存在一个单向传入阻滞的保护圈,亦可能是异位节律点本身的自动去极化所产生的不应期,阻止了窦性激动的传入。异位节律点激动能否传出并激动相应部位的去极(兴奋)则取决于:①当时心肌(或相应部位组织)所处的时相,处于不应期就不能传出,处于反应期(复极化)状态就能传出并引起组织兴奋;②异位节律点周围是否有传出阻滞。如果存在传出阻滞,即使当时组织处于复极化状态,异位激动亦不能引起组织去极化;但如果传入阻滞持续存在(窦性激动不能进入异位节律点),则异位激动发放的连续激动会引起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并行心律的心电图RR序列特征

并行心律在心电图上有三个特点:①联律间期不等;②各异位节律间期(2个相邻的异位搏动的时距)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③常出现融合波。当心电图有上述三个特点时,并行心律的诊断无疑;但是当未见到上述三个特点时,却不能排除并行心律,这是因为:①并行心律存在时,当基础或主导的窦性节律较快时,不允许异位节律的联律间期有较大变化(心肌或组织的不应期决定),往往表现为联律间期较固定;另一方面,当窦性节律或异位心律比较协调时或互相干扰较固定时,亦表现为联律间期固定;②由于异位节律并非恒定节律,往往有一定的变化频率范围或有传出阻滞,故相邻的两个异位节律的时距就不一定存在最大公约数。因此,只根据片段心电图或一段时间的心电图特征,并不能对实际存在的并行心律都做出应有的诊断,而常误诊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只有考查足够多的心搏或足够长的心电图,寻找到上述三个特点,才能对并行心律做出真实的诊断。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