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病因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人体防御机能正常与否及外界致病因素有关。

人体的防御机能,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它是温病发生与否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人体正气充盛时,对外界致病因素有充足的抵抗力,因此,温病就不容易发生,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正气不足,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盛,超过了人体的防御能力,则易导致温病的发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与四时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引起温病发生的外界致病因素,一般认为有六淫、温毒、疫疠等邪气。

四时气候特点虽然各不相同,六淫邪气的性质也各自有异,但其侵犯人体,皆可从阳化热,而导致温病的发生。一般说来,温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五种。

风热邪气

风性主动,无处不到,四季皆有,六淫邪气致病,往往以风邪为先导。且风为春季主气,风邪为患多见于春季,春为四季之首,故古人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犯人,可以从阳化热而为风热邪气,亦可风与热相合而同时致病,导致风温病。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温病,往往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痉厥等重证。

暑热邪气

暑为热极,乃夏季之主气,暑邪为患见于夏季,发生暑温病。

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初起即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证候。进而每易消耗津液,甚则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失水之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暑热为患又易导致气津两伤,甚至成虚脱重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触,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故暑邪为患,又往往挟有湿浊,每易导致湿热病。

湿热邪气

湿为长夏之主气。夏末秋初,雨水较多,气候炎热,自然界湿热弥漫,此时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湿热病。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难解难分。故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之特点更为突出,常见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

湿性重浊黏滞,阻滞气机,易困脾胃。因而,湿热病过程中,多见头身困重,神志呆滞,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泄等临床表现,且病程长而缠绵难愈。

燥热邪气

燥为秋之主气。早秋季节,久晴无雨,骄阳曝热,温度较高,气候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是为“温燥”,属温病范畴。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天气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发病,是为“凉燥”,其证与伤寒相类,不属温病范畴。

燥邪易伤津液,温燥邪气伤人,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之临床表现。

伏寒化温

寒为冬季主气,本非温病的直接原因。但有些春季发生的温病,初起并无明显表证,而是开始即见里热证。古代有些医学家认为,此乃冬季感受寒邪,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遇春季天气温暖之时,伏热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里热自内外发,而成温病,此即“伏气温病”学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指此而言。

温病的病因虽可分为以上五种,但就其性质来讲,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风热、暑热、燥热、伏寒化温属于温热邪气类,湿热、暑湿属于湿热邪气类。

此外,温毒和疫疠邪气亦可导致温病的发生。温毒乃温热毒邪,其发病和一般温病相比,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之特点,并具有传染性。然究其邪气性质,亦多属温热邪气范畴。

疫疠之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造成大面积流行,病情较一般温病严重。然论其性质,亦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属温热邪气者,称为“暑燥疫”;属湿热邪气者,称为“湿热疫”。

古代医学家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归纳,通过分析而推求出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来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从今天的水平来看,温病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传染病)的总称,其发病大多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从六淫致病的角度去认识,并在此前提下,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严密的辨证施治体系。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温病的病机

温病的病机,总起来说,是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脏腑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人体发生病理性的改变。由于致病因素有别,人体体质有差,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损伤各异。根据其临床表现,温病又可分为多种证候,每一证候的病机,将在本书“中篇·各论”中分别详述。

温病的治法

由于温病的病因不同,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有异,在治疗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温病的治疗,一般可分为:疏卫、清气、通下、祛湿、和解、清营、凉血、开窍、滋阴、熄风、固脱等法。这些内容,将于“中篇·各论”中分别详细介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