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代王熙(叔和)

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把温病分为两种。他认为,一种温病是冬时感寒藏于肌肤,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这种寒邪内伏,至春、夏自内外发而成伏气温病的观点,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说明;另一种温病是病中更感异气,转为温病。

此外,王叔和又首创“时行”之说。他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他这种说法,对后世关于疫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

二、隋代巢元方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把温病分为三十四候,对其病因、病机均有论述,并指出了温病有“转相染易”的流行特点。这些论述对后世温病学家有一定启发。

三、唐代孙思邈和王焘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两部书,是祖国医学典籍中,继《伤寒杂病论》之后较为重要的临床医学著作。在这两部书中,收载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方剂。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葳蕤汤用以滋阴解表,对后世颇有启发。《外台秘要》中的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黑膏方治疗温毒发斑等,对后世预防与治疗温病都有一定启示。

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及某些治疗方法,散见于一些医学家的著作之中,这一时期温病学的发展是缓慢的。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