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尿少而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病机分析】 温燥邪气侵袭肺卫,正邪交争,则发热。邪气在卫,卫外失司,则微恶风寒。温燥上扰清空,则头痛。燥伤津液,则咽干鼻燥、干咳尿少。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说明邪仍在表。

外感温燥与风热犯卫之证,均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二者颇相类似。但外感温燥尤以燥伤肺津为主要特征,津液亏乏之象比风热犯卫为重,口干、咽干、鼻干、干咳突出,二者以此为别。

【治法】 清润宣降

【方药】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方论】 方中桑叶、香豉轻宣透热,以清解在表温燥之邪。杏仁苦润,降肺气以止咳。象贝性寒,宣肺止咳化痰。栀皮以其质轻而入上焦,泄肺热。沙参、梨皮生津润肺。诸药配伍,共奏宣解表邪,清肺润燥之功。

【文献选录】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十四条》)

【按语】 燥为秋之气,秋有初秋、深秋之别,故秋感燥邪,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承暑热之令,虽已入秋,其气尚温,此时人所感受者,多为温燥。深秋时节,西风肃杀,天气清凉,此时人所感受者,多为凉燥。温燥为病,属温热病范畴,故在温热病中辨治。凉燥近似伤寒,不属温病。从吴氏的“秋感燥气”、“右脉数大”和用寒凉药来看,乃指温燥而言。至于“伤手太阴气分”一句,是指温燥伤肺而言,非病入气分。因有微恶风寒见证,故仍属肺卫病变。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