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潮热便秘,喘息胸闷,痰涎壅盛,舌苔黄厚而腻,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病机分析】本证乃肺与大肠同病。热邪耗液,大肠津亏,邪热与燥屎相结而成实,故潮热便秘。邪热壅肺,灼液成痰,故痰涎壅盛。痰涎阻滞,肺气不降,故喘息胸闷。痰热上蒸,则舌苔黄厚而腻。脉沉主燥屎内结,滑数而右寸实大主痰热壅肺。肺与大肠经脉相络属,互为表里。肺气不降则大肠腑气不通,腑实热结亦上迫于肺,使肺气不降。二者相互影响,遂成恶性循环。

【治法】攻下热结,宣肺化痰

【方药】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五钱 生大黄三钱 杏仁粉二钱 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方论】肺在五行属金,在五色与白相应,故“宣白”即宣肺之意。宣白承气汤用石膏清热宣肺。杏仁肃降肺气,更有润肠之功。瓜蒌皮清化热痰。三药相配,宣降肺气,以平肺气之逆。大黄攻下热结。四药配伍,开肺通肠,相互为用。泄肺实则有助于通大肠,攻热结亦有助于降肺气,脏腑合治,相辅相成。

栝蒌皮应以全栝蒌为佳,因全栝蒌有仁,既能清痰,又能通便。并且量应增大,三钱至五钱为宜。

【文献选录】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十七条》)

【按语】“下之不通”乃因“痰涎壅滞”,“肺气不降”之故。肺气闭于上,则大肠之气不通于下,故以宣白承气汤宣上通下,脏腑同治,方能去肺肠之实。

【验案】痰热壅肺,热结便秘

王某男 87岁 1978年10月21日入院 初诊

发热七天,咳嗽喘憋五天,体温波动在38~39.5℃之间,经西医诊断为肺炎,曾注射庆大霉素,口服四环素,效不见著,遂请中医会诊。患者壮热不退,汗出口干,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痰黄黏量多,大便五日未行,小便黄少,腹微满不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属温热入肺,灼液成痰,痰阻气机,肺失宣降,故咳喘并作。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不降,腑气不通,故大便数日未行。治以宣肺涤痰,通腑泄热。幸喜患者年迈而体健,正气尚足,可攻之于一时,拟宣白承气汤加味。

杏仁6克 全瓜蒌20克 炙杷叶15克 生石膏15克 黛蛤散10克(包) 生大黄6克(后下) 一剂

二诊 1978年10月23日

药后大便三次,所下恶臭,腹不满,咳喘轻,再以原方去大黄治之。 二剂

三诊 1978年10月25日

药后诸症大减,体温37.8℃,咳喘已微,能平卧安眠,舌红苔黄白,脉弦细小滑,拟清肃肺气,佐以和胃。

杏仁6克 桔梗6克 瓜蒌皮10克 清半夏10克 焦谷芽10克 生甘草6克 桑白皮6克 芦根20克 二剂

药后诸症已平,体温正常,X线检查两肺未见病理性变化,痊愈出院。

【按】老年人患温病,出现气分腑实时,能否用攻下之法,各医家看法不同。我们认为:只要有可下之征,就一定要攻下。本例就是一个说明,虽患者年已八十有七,但腑实已结,正气未衰,仍攻之,结果很快痊愈,若拘于年迈气衰,经不起一攻,失去攻逐机会,邪气日趋嚣张,正气日渐耗竭,病情就会恶化,如吴鞠通所说:“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