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
1 | 答: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获得对一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但这种突变的频率较低,细菌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突变的频率按10-6 计算,则双重耐药的突变率应为10-12 ,如此推算,...... |
![]() |
2 | 答: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时间称代时(generation time,G)。多数细菌代时为20~30分钟,若细菌进行人工培养,一般24~48小时后单个细菌就能二分裂繁...... |
![]() |
3 | 答:芽胞(endospore)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在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芽胞并非细菌繁殖体,而是避开不良环境维持细菌生存处于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 |
![]() |
4 | 答:细菌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侵入眼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 |
![]() |
5 | 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其大小(0.5~3)×10-3μm,呈球形、杆形、弧形、螺旋形或长丝形。以两等分分裂繁殖为主,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食品、有机物及生物体。细菌的生...... |
![]() |
6 | 细菌感染粒细胞缺乏时期合并细菌感染时常见的致病菌有G-菌有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及沙雷菌属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致病菌第一位是...... |
![]() |
7 | 自1941年美国报道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而死亡的病例后,此类事件在国内外都不断有报道,特别是近年来还有增加趋势。Klein等根据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的血液成分微生物...... |
![]() |
8 | 答:各类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固有耐药性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变形杆菌属细菌对四环素、呋喃妥因和多黏菌素/黏菌素均属固有耐药,且对亚胺培南有一种未知耐药机制...... |
![]() |
9 | 答:细菌对三类或以上化学结构不同的抗菌药耐药者为多重耐药株(multi-drug resistance,MDR)。对现有的多数抗菌药耐药但只对1~2种抗菌药敏感者称为广泛耐药株(extensive-drug resis...... |
![]() |
10 | 答:细菌可通过不同机制产生遗传变异导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①点突变: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核苷酸碱基的改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因而产生耐药性。②核苷酸序列...... |
![]() |
11 | 答:由于细菌获得耐药基因,使原来敏感的细菌变为耐药称细菌的获得耐药性。耐受性细菌(即原来敏感的细菌)仍可为一定浓度的药物所抑制,但在药物达到杀菌浓度时仍能存活,即MBC/MIC ...... |
![]() |
12 | 答:耐药性为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称细菌的天然或固有耐药性。其原因可能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或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致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例如万古霉素不能穿透革兰阴...... |
![]() |
13 | 答:抗菌药物均具有选择耐药细菌的能力。抗菌药物在把敏感的细胞杀灭后就把耐药的细胞保留下来。这些耐药菌可来自于敏感菌自身的105~109代的突变,或由于外来耐药基因的插入所致...... |
![]() |
14 | 答:细菌耐药性是细菌抵抗抗菌药物杀菌、抑菌作用的一种防御能力,一种生物学的表型。既可以通过突变成为细菌的耐药特征传给子代,又可以接受或转移耐药基因,导致耐药基因扩散,耐药...... |
![]() |
15 | 答:新命名的细菌应该根据其拉丁名的词源来进行翻译。目前,LPSN网站(http://www.bacterio. cict.fr/)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提供了每个菌种的词源信息,可按照词源信息中的英文词义...... |
![]() |
16 | 答:根据国际原核生物系统学委员会(ICSP)新种认可文件,提议的细菌新种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或认可,需要符合以下条件:①以“提议(propose)”的方式,将细菌新种的研究论文在《...... |
![]() |
17 | 答:对于发现的细菌新种,可根据该新种的某一特征,如颜色、形状、分布、部位、用途、来源(或地名)、人名等,按“双命名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命名。在命名细菌新种时,为保证拉...... |
![]() |
18 | 答:目前,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是确定细菌分类地位的最简便和快捷的方法,对于任何可疑的细菌新种,都应该先进行细菌的16S rRNA基因测序,再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 |
![]() |
19 | 答:①1987年,Wayne等将DNA-DNA杂交实验作为细菌系统分类的一个关键指标,即DNA-DNA关联度ge;70%,且Tmle;5度的菌群为一个种。②1997年,Stackebrandt等发现,97.0%的16S rRNA基因序...... |
![]() |
20 | 答:对于可疑的新属新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提供材料证明实验菌株可以划分入目标菌属/菌科;提供材料证明实验菌株与目标菌属/菌科的其他分类单元在表型、基因型上均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