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腺病毒/细小病毒/可能由病毒引起的
共5

腺病毒/细小病毒/可能由病毒引起的

1

腺病毒(adenovirus)于1953年首先从人类腺样增殖体组织培养中找到,是DNA病毒,直径约70nm,耐乙醚。目前已知人类腺病毒有31个型,其中10个型与人类疾病有关。腺病毒是通过呼吸道和眼......

腺病毒性皮肤病
2

本症又称第五种病(fifth disease),好发于4~12岁的儿童,多见于春夏季节。病因及发病机制长期以来,多认为本症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未能获得实验室方面的证据。直到1983年Anderson等......

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第五种病)
3

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样综合征(Papular Purpuric Gloves and Socks Syndrome),本症首由Harms等于1990年报道。其特点为手、足轻度水肿和红斑,伴有紫癜,皮损可扩展至腕及踝部,呈手......

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样综合征
4

本症系一种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发疹淋巴结肿大的疾病。1961年首由日本川崎发现,并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后世界其他各地亦有报道。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症原因不明,曾怀疑为病毒或细菌......

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5

本症又称副猩红热(parascarlatina),首由Clement Dukes在1900年所描述。因本症与麻疹、猩红热、风疹不同,故又称第四种病(fourth disease)。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症可能是柯萨奇、埃可......

杜克病(Duke's Disease)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