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五、大肠液、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和排便反射

当大肠受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导致肠炎时,黏膜除正常分泌碱性的黏性溶液外,还分泌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其生理意义在于稀释大肠内的刺激因子,促进粪便迅速通过大肠(腹泻) ,从而冲刷肠道刺激因素,促进肠炎的好转。大肠内的细菌种类繁多,对人体的作用较复杂,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 ①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纤维素)和脂类,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多种气体,例如H2 、 N2 、 CO2 、 CH4及硫化氢。当粪便推入直肠时,可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传入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到达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

——《2016西医综合备考笔记》
书名:《2016西医综合备考笔记》
栏目:2016西医综合备考笔记 > 第一篇 生理学 >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 Ⅱ.考点解析
作者:研究生入学考试专家组
参编:
页码:66-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