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案例书籍速查系统

[诊断][分析]病例39 多发血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书名:《急诊科疑难病例分析》
作者:朱继红,周倩云
参编:楼滨城,于闯,余剑波,王武超,邹红
页码:119-121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0/1
栏目:《急诊科疑难病例分析》 » 病例39 多发血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内容:关注“天山医学”公众号翻阅更多

患者为青年女性,既往无特殊病史,此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出血性疾病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①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等。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或增多)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主要为获得性疾病,为抗凝(肝素、华法林等)或溶栓药物过量引起。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如血管性血友病、DIC等。随访:2011年7月5日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口服泼尼松约2年,后自行停用,未规律监测凝血因子活性及APTT,现一般情况良好,未再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

……
——《急诊科疑难病例分析》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