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男,29岁。右髋部畸形伴疼痛2年(图7‐。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右髂骨、耻骨、坐骨及右股骨上段可见不规则囊状膨胀性骨质密度减低区,其内有骨嵴形成,骨皮质明显变薄,外观呈多房状改变。侵犯颅面骨表现为头颅或颜面不对称及突眼等,故称为“骨性狮面”。虫蚀样改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有时酷似溶骨性转移。颅骨病变主要表现为内外板和板障的骨质膨大、增厚或(和)囊状改变,最常见的为颅面骨不对称增大,呈极高密度影。本病约2%~4%可恶变为骨肉瘤、骨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如病灶生长加速,疼痛加重,X线见溶骨性破坏、肿瘤骨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则应考虑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