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生理学](一)抗抑郁药和免疫系统激活

炎性细胞因子可导致病理性行为和(或)重性抑郁障碍,而一些抗抑郁药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免疫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产物,例如,地昔帕明(去甲丙咪嗪)能减少蓝斑核的TNF‐α的释放,与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物一致的是,抗抑郁药能增强抗炎细胞因子IL‐10 的产生。例如,所有抗抑郁药都能下调常见于重性抑郁障碍发生之后常见的CRH 和可的松的过度增加,许多研究证据提示这种下调与抗抑郁药通过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能力来提高糖皮质激素信号传递有关,并进一步增强由糖皮质激素调节的对HPA 轴的抑制性控制。CRH 能直接刺激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而抗抑郁药通过减少CRH 产生能部分调节炎性活动,糖皮质激素受体除能抑制下丘脑CRH 释放外,还能调节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特性,抗抑郁药减少炎性活动与其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有关。抗抑郁药还能使重性抑郁时蓝斑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正常化,由于儿茶酚胺具有增强炎性活动的特点,抗抑郁药能使儿茶酚胺功能正常化而预期减轻炎性活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人体试验表明,事先给予抗抑郁药能明显减少接受高剂量炎性细胞因子IFN‐α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其中,安慰剂组患者在接受IFN‐α治疗后,3月内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高达45%,而事先服用帕罗西丁患者的重性抑郁障碍发病率仅为11%。有趣的是,帕罗西丁并非对各种症状都具有同样疗效,而是特异性地减轻抑郁心境、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对某些躯体或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如疲劳、厌食等,从而提示这些症状可能在病因学机制方面有所不同。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一篇 精神药理学基础 > 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免疫学 > 第二节 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影响 > 五、大脑‐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与精神药理学相关性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