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987年,氟西汀(fluoxetine)作为第一个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抑郁症临床治疗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 tors,SSRIs),代表了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并由此推动了随后进行的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氟西汀和其他SSRIs 的临床适应证不仅仅是抑郁症,而是更具广谱性,包括各种焦虑障碍等精神疾患。但是,多数专家也已形成共识,即氟西汀及随后上市的多种SSRIs 所取得的商业性成功更主要来自于突出的安全性特点从而主导了抗抑郁药市场。近些年来,SSRIs 包括氟西汀的处方和市场份额已不断地减少,但作为一类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药物,同时也各具备其自身独特的方面和在精神药理学独特的地位。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吲哚胺,Falck 等(1962)首先通过组织化学技术界定了5‐HT在一些特异性神经通路和神经细胞内的客观存在,其起源主要来自于二个分离的神经核,即内侧缝际核和背侧缝际核(nuclei raphe),各种动物体内都存在5‐HT 的广泛分布,但在边缘系统的一些组织中特异性地表现出较高的5‐HT 浓度。 由于5‐HT 本身并不能穿透血‐脑脊液屏障,其合成必须在大脑局部完成,所以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5‐HT 水平仅占体内很小的比例,其合成后从胞浆被释放至突触和储存于囊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38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