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

  • 首页
  • 血液病学
  • 输血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 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
    • 大量输血的反应

      大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库存血量相当于患者的总血容量。这常用于大出血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换血治疗;施行心肺旁路手术;大面积创伤患者等。在一次连续输血

      16
    • 输血性血色病

      在一些慢性贫血患者,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等,由于贫血严重,骨髓造血功能不良或红细胞破坏过多,需反复多次输注红细胞才能维持生活。这

      17
    • 输血传播性疾病

      血液采自供血者,虽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筛选,但仍不能完全免除输血传播疾病,且输血传播的疾病日渐增多。过去认为主要传播疟疾、乙型肝炎、梅毒等;近十余年发现丙型肝炎、艾滋病(获得

      18
    • 输血传播性疾病:型肝炎

      病原学1971年纽约血液中心Pince等首先提出输血后肝炎除甲型、乙型肝炎外,还有其他类型。以后Lancet编辑文章提出了非甲非乙型肝炎这个名称,因为当时只能用排除甲型、乙型肝炎

      19
    • 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

      病原学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输血、密切接触、母婴和医源性途径传播。此病毒是1970年由Dane发现的。HBV在电子显微镜下呈42nm双层壳的颗粒。病毒颗粒有3种形

      20
    • 输血传播性疾病:丁型肝炎

      本病由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发生,它是一种缺损RNA病毒,需要嗜肝DNA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辅助才能复制,因而本病的感染常与乙型肝炎病毒相联系。常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

      21
    • 输血传播性疾病:戊型肝炎

      过去认为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一样是由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在输血中不构成危害。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戊型肝炎病毒(HEV)在献血者中也有一定的感染率。美国及其他国家均有

      22
    • 输血传播性疾病:庚型肝炎(hepatitis G)

      近年来已确认有庚型肝炎存在,系由肝炎病毒G或GBV- C引起。它们是RNA病毒,属黄病毒家族。现认为有三种病毒:GBV- A、GBV- B、GBV- C。约占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戊性肝炎、

      23
    •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

      zawa等报道,从一例非甲至非庚型病毒原因不明的输血后肝炎病例血清中发现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TV),现证实它像HGV/GBV- C一样是一种遍及全球人群中广泛引起感染

      24
    •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详见第63章。这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

      25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HTLV-Ⅰ)是1980年美国Pioesz从一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首次分离出来。1981年日昭赖夫等亦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分离出反转录病毒,命名为成人T细胞白血

      26
    • 巨细胞病毒感染

      自1956年从组织培养中成功地分离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CMV)以来,世界各地对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研究。(一)病原与流行病学CMV是具有外壳的一种双

      27
    • 克雅病(CJD)

      克雅病(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海绵状脑病(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因常发生于牛、羊中,故又称疯牛病。它是由一种海绵状脑病的蛋白病毒(prion)传播,另外,还有一种

      28
    •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性传播,故属性病的一种;但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至婴儿,也可通过输污染血传播给他人。(一)病原学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是一

      29
    • 疟疾

      人体输注了含疟原虫的血液可引起输血相关疟疾。不论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或血小板都能传播疟疾,甚至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也有可能被感染。不含血细胞成分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