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性传播,故属性病的一种;但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至婴儿,也可通过输污染血传播给他人。

(一)病原学

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是一组直径0. 1~0. 18μm,长6~20μm的有规则螺旋结构的病原生物,引起梅毒的是苍白螺旋体亚种。电子显微镜下该螺旋体的最外层为外膜,其内为胞质膜,两膜间为鞭毛。鞭毛与外膜多肽具有强烈的抗原性。现已用双向电泳技术鉴定出60~70种苍白螺旋体多肽分子,部分多肽的基因DNA序列和氨基酸顺序已弄清,其重组DNA载体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苍白螺旋体表面有一荚膜样物质,为酸性黏多糖,它是该螺旋体繁殖和存活所必需。它还含黏多糖酶、透明质酸酶。后者能降解毛细血管的联结基质和血管周围具有支撑作用的黏多糖基质,从而破坏毛细血管,导致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梅毒特征组织的病理改变。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为全球性疾病。建国前梅毒在我国流行猖獗,建国后经大力防治,1964年我国已基本消灭了性病。近几年梅毒再次传入我国,且蔓延较快,波及地区很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曾对四川、贵州、内蒙古、新疆和广东5省、区的部分市、县17 426名献血者的血清进行了调查,发现158名血清梅毒试验阳性,阳性率为0. 91%。这些阳性献血者均无临床症状。

(三)临床表现

由性接触的梅毒患者早期在感染皮肤或黏膜表面有硬结、表面糜烂、溃疡,称硬下疳。继而进入血流,可侵及体内各脏器、骨骼、神经、内脏等(即一期、二期、三期梅毒)。有的早期无临床症状,仅有血清反应阳性,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输注梅毒阳性的血液而感染者早期常无症状。

(四)诊断

应仔细询问性接触史,已婚妇女是否有早产、死产或生育过胎传梅毒的婴儿。应做梅毒试验,包括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

(五)预防

目前国内已规定献血者必须做梅毒筛选试验。仔细询问献血者有无性病接触史并注意查体。严禁嫖娼、性滥交等。尽量输用在4℃冷藏保存3天以上的血液及其制品。因为梅毒螺旋体在4℃贮存时只能存活72~120小时。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