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免疫细胞活化过程中,激活性受体胞内段通常携带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AM),招募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启动激活信号的转导;而抑制性受体胞内段携带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motif,ITIM),招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可对抗PTK的作用而终止激活信号的转导。抑制信号启动后,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即被阻断,使得免疫应答得以保持在适度的时空范围内。不同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各有不同,但都是通过相似的ITIM及PTP发挥作用。

1)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反馈调节:在CD28家族中,能够激活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是CD28,带有ITAM;抑制性受体主要包括CTLA-4和PD-1等,胞内段有ITIM。CD28及CTLA-4的配体皆为B7-1/B7-2。CD28组成性表达,CTLA-4一般在T细胞激活后约24小时被诱导性表达。由于B7-1/B7-2对CTLA-4的亲和力明显高于CD28,CTLA-4一旦表达,激活信号随即被CTLA-4与B7-1/B7-2相互结合所传递的抑制信号所取代,启动对T细胞活化的反馈调节。

2)B细胞通过FcγRⅡb受体实施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反馈调节: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主要为FcγRⅡb,胞内段带有ITIM。FcγRⅡb发挥抑制作用需要与BCR发生交联,参与交联的主要成分为抗BCR的IgG抗体(抗抗体)。该抗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BCR分子,其Fc段与同一B细胞表面的FcγRⅡb结合,传递抑制信号。

3)NK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NK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的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后者胞内段带有ITIM。抑制性受体一旦被激活,由激活性受体转导的信号遂告失效,NK细胞难以显示杀伤活性。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