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能否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取决于两者的比例。当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形成大而多的结合物,此时在反应体系中测不出或仅有极少游离的抗原或抗体,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当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时,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形成的沉淀物小且少,反应体系中可测出较多的游离抗体或抗原,此即钩状效应(HOOK效应)。当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现象;当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现象。1934年Marrack提出的网格理论解释了抗原抗体反应比例性的形成机制。

因为天然抗原大多是多价的,抗体大多为两价,当抗原抗体处于等价带结合时,抗体分子的两个Fab片段分别与两个抗原表位结合,相互交叉连接成具有立体结构的网格状复合物,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基本不存在游离的抗原抗体;当抗原或抗体过量时,由于其结合价不能相互饱和,就只能形成较小的沉淀物或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较多游离的抗原或抗体。因此,在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中,如果没有肉眼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出现,一方面要考虑是否有抗原及相应抗体存在,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到两者反应的比例是否恰当。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