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探索病因以及研究预防对策及措施的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口腔疾病的病因、发病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氟素、氟牙症和龋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制订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取得有用资料,并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社会医学,以及循证医学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龋齿(蛀牙)

龋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已被WHO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通过龋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各种指数资料为依据,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龋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龋病常用指数

指数(index)是用一组数值说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一个理想的流行病学指数应符合以下标准:可靠性、简化性、成本低、可统计。在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说明人群患龋情况时必须将乳牙龋与恒牙龋分别描述和说明。

恒牙龋失补指数

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index)由Klein等于1938年研究龋病分布时提出,是检查龋病最常用的指数。

龋失补指数用龋(decayed)、失(missing)、补(filled)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数(DMFS)表示。“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充填的牙(不包括因非龋疾患所做的充填)。作为个别病例统计,DMF指数是指龋、失、补牙数或牙面数之和。成年人因牙周疾病而造成的失牙概率较高,因而统计成年人龋、失、补牙数时有可能将牙周疾病丧失的牙也计算在内。因此,WHO的记录方法是,检查30岁以上者按口腔内实际失牙数计,而不再区分是龋病还是牙周疾病导致的失牙。

乳牙龋失补指数

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 index)是指乳牙的龋(d)、失(m)、补(f)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失、补定义与恒牙龋相同。计算因龋丧失的牙数须与生理性脱落的乳牙区分,不应以患儿或家长的回忆为依据。WHO计算失牙的标准是:9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如乳磨牙或乳尖牙,即为龋失。或用龋拔补牙数(deft)或龋拔补牙面数(defs)、龋补牙数(dft)或龋补牙面数(dfs)说明人群中乳牙的患龋情况。

在说明群体患病情况时,一般以龋均或龋面均、患龋率和龋齿发病率来表示,可作出较全面的评价。

龋失补牙数和牙面数的使用方法见下表。

龋失补牙数和牙面数的使用方法

龋均和龋面均

龋均是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平均龋、失、补牙数。龋面均—是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平均龋、失、补牙面数。两个指数均反映龋病的严重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患龋率和龋病发病率

患龋率是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以百分率表示,主要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龋病发病率是指至少在1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此指标可以估计龋病流行强度,探索龋病的分布特点、发生因素以及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计算公式如下:

无龋率

无龋率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

龋病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

地区和时间分布

当今世界上龋病分布的特点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由于广泛采取预防措施,龋均和患龋率已大幅度下降,按照WHO的标准已普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进食糖量的上升、食物结构的改变、预防措施的滞后,造成龋均逐渐上升。但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使龋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WHO为衡量各国或各地区居民的患龋情况,以12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表2-2)。

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

龋均(DMFT) 等级
0.0~1.1 很低
1.2~2.6
2.7~4.4
4.5~6.5
6.6以上 很高

在1983年和1995年的两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中国各地区的患龋情况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部分,其地区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这种结果的改变是由于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含氟牙膏的大量使用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引起的。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年龄组龋均与WHO的标准相比,我国患龋情况处于很低水平,1995年该年龄组儿童龋均为1.0,2005年为0.5。

人群分布

  1. 年龄 儿童从乳牙萌出后即可患龋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3岁左右患龋速度上升,到6岁左右达到发病高峰。此时,恒牙开始萌出,乳牙逐渐脱落,乳牙患龋率开始下降。但由于恒牙刚萌出尚未矿化完全,故易患龋病,例如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所以,12~15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患龋率上升,25岁以后,随着牙齿釉质的再矿化,牙齿对龋蚀的抵抗力增强,进入患龋率稳定期。中老年时期后,由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菌斑在根面堆积,易发生牙骨质龋、根面龋,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极易造成老年人失牙。
  2. 性别与龋病的关系 目前并无明确定论。有学者调查显示,乳牙患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而恒牙患龋率女性略高于男性。这主要由于女性在生理发育上早于男性,故女性的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早于男性,恒牙接触口腔环境早,受龋蚀的侵袭时间更久。据1995年和2005年的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乳牙列患病率男性与女性十分接近。
  3. 民族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饮食、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龋病患病率亦有差异。据1983年全国中小学生龋病、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中患龋率最高为彝族(患龋率56.0%,龋均1.52),最低为回族(患龋率18.2%,龋均0.3)。美国的1985~1986年全国成人口腔健康调查显示,18~64岁人群的龋均,白人为10.32,黑人为6.84,黑人的龋均一般低于白人。
  4. 城市与农村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城市居民的患龋率高于农村,这与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特点有关。城市居民食糖量增多,若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口腔保健措施滞后,患龋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口腔健康活动的广泛开展,刷牙等口腔卫生习惯的建立,氟化物的推广使用等口腔保健措施的有利配合,城市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得到较好控制。在城市郊县的农村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相对落后,出现了农村居民患龋率高于城市的现象。在一些西方工业化国家,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口腔保健措施基本一致,故城乡患龋情况无明显区别。

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

饮食习惯

人体主要的营养来源于食物,口腔内的微生物也利用残留食物获取能量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糖是微生物代谢产酸的重要物质基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和糖加工形式与龋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著名的瑞典Vipeholm实验结果显示,两餐之间的食糖或甜食,使龋齿增加显著,食黏性奶糖或巧克力后的龋齿发生最为严重,食甜面包与饴糖比糖水患龋情况严重。间食甜点心次数越多,龋齿越多;糖在牙面上停留时间越长,龋坏危险性越大。因此,控制糖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防止龋齿的发生。

氟摄入量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许多城市进行了有关供水含氟量、患龋率和氟牙症的研究,指出水氟在1.5 mg/L以下时,龋均及患龋率随水氟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建议从出生即开始饮用含氟量为0.8~1.2 mg/L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患龋率,又可避免氟牙症的侵袭。据我国1983年全国中、小学生龋病、牙周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适合的氟浓度为0.6~0.8 mg/L。在氟污染地区,人体氟的来源不同于非氟污染区,还包括燃煤污染型等,当地水氟浓度低,但龋均和患龋率并不高,个别地区属于此种情况。

龋病的临床早期检查及诊断

有关龋危险因素的预测信号

人体存在着多种影响牙齿发生龋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检查发现这些预测信号,作出早期的临床提示和诊断,及时采取防龋措施。这些危险因素的预测信号包括: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是牙齿发育缺陷和龋病好发群体,儿童乳牙龋发生数量多,釉质发育不全、中老年病人牙根暴露、干燥综合征患者提示猖獗龋的发生,有菌斑堆积和停滞的牙齿、口腔卫生不良者、饮食习惯不合理者、颌面部肿瘤放射治疗者等。

早期龋的检查

龋病的新概念——白斑龋,被菌斑覆盖的牙釉质表面呈现白斑,即可诊断为早期龋,这是龋病概念的一个提升。白斑龋具有可逆性。早期龋的诊断方法有两种:视觉与视触觉诊断、仪器诊断。

高危人群的检测

龋病的高危人群亦称易感人群,即指同时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时容易发生龋病,且龋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对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应有计划逐步定期进行,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主要是通过龋活跃性试验预测龋病发生的可能性,包括检测致龋菌、细菌产酸力、唾液缓冲能力3个方面。

龋病预防方法与措施

龋病的三级预防

  1. 一级预防: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口腔健康,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定期检查。控制和消除危险因素,合理使用预防措施如氟化物防龋、窝沟封闭防龋、预防性充填和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等项目。
  2. 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充填,包括定期口腔检查、X线片的辅助诊断,对早期龋的及时干预治疗。
  3. 三级预防:防止龋病并发症的进展,对由于龋病而引起的牙髓病、根尖周病进行恰当的治疗以保存患牙,防止自然牙列的缺失和功能障碍,保持牙列的完整性。有牙体组织缺损和牙齿缺失的尽量恢复牙颌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

预防方法

一、控制菌斑

细菌是引起龋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致龋细菌必须在菌斑这一特定的微生态中才能形成龋损。因此,通过控制菌斑数量、滞留时间、致龋菌的毒性等来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

(1)机械法消除菌斑:通过牙刷、牙膏、牙线、牙间隙刷、牙间清洁器、橡皮乳头按摩器等口腔卫生用品清除口腔内的牙菌斑,改善口腔的不良环境,增进口腔健康。

(2)化学方法:临床上通常使用氯已定(又名洗必泰)对革兰阳性、阴性菌以及真菌有效,对防止猖獗龋有一定效果。其缺点是使牙齿和舌背黏膜着色,且味道较苦。

(3)生物学方法

  1. 抗菌剂:主要是抑制致龋菌的作用,达到控制菌斑的效果,长期使用存在耐药性及毒性作用。因此,天然植物抗菌剂的使用较广泛,如五倍子、厚朴、血根草、甘草、金银花等在牙膏及漱口水中的使用。
  2. 抗菌斑附着剂:主要用于抑制细菌吸附及解除吸附作用,能抑制细胞多糖形成,破坏细菌表面蛋白,阻止细菌黏附于牙面上形成菌斑。如天然植物药类(红花等)、酶类和甲壳素类,已广泛添加到口香糖、漱口水、牙膏中使用。

(4)免疫学方法:防龋疫苗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虽然在实验室有较好的效果,但要应用于人体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

  1. 加强孕期及婴幼儿保健:注意孕妇口腔卫生保健和全身健康及营养,防止感染,保证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2. 加强儿童及青少年口腔保健工作: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龋,开展窝沟封闭防龋,建立良好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咀嚼功能,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口腔保健意识。

三、改良糖类食品

糖是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让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不食糖是不可行的,改变糖的性质、寻找糖的代用品是一种有效的防龋途径,是解决蔗糖致龋的有效方法。蔗糖代用品有两类:一类是高甜度代用品,如甜叶菊等,有抑菌作用;另一类是低甜度代用品,如木糖醇等。在现实生活中,糖代用品还不能完全代替蔗糖,因此控制食糖频率,吃糖后及时清洁口腔,减少糖在口腔内的滞留时间显得十分重要。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