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女性,39岁。右侧肢体乏力1年。影像学表现:图1-41-2 A:T1WI平扫,示左额叶后部肿胀,呈大片状低信号影,累及脑灰质与白质,占位效应明显。MR平扫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与脑灰质比较呈等或低信号,这与淋巴瘤细胞胞质少,核大,常染色质多,细胞器缺乏,细胞含水量较少有关。在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发生的PCNSL中50%表现为多发病灶,病灶中央坏死常见,偶可见出血,表现为不均匀或奇怪强化方式,其中以环形强化多见,位于脑室旁的病灶常侵犯室管膜。鉴别诊断:①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胶质瘤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较淋巴瘤重,强化明显不均匀,环形不规则强化,胶质瘤囊变坏死明显多于淋巴瘤。另外转移瘤水肿程度比淋巴瘤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