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指在给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或(和)放疗清髓性预处理后,再将事先保存的患者自身外周血干细胞(PBSC)或(和)骨髓(BM)回输患者体内重建造血功能与免疫功能的过程。该治疗适合于急性白血病(AL)、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病及某些实体肿瘤患者。与HLA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相比较,AHSCT具有干细胞来源不受限制、患者年龄可以相对较大、无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发生危险、移植相关死亡率(TRM)较低、移植后晚期严重感染发生率较低、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复发率较高,因此,提高AHSCT患者疗效的关键是减少移植后复发,故移植前大剂量巩固化疗等体内净化及移植物体外净化十分关键。

造血干细胞采集、保存、处理与回输

目前AHSCT干细胞来源主要包括PBSC与BM。PBSC采集较为简单,多在大剂量化疗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动员后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这也是目前AHSCT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2005年欧洲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处(EBMTR)资料显示15 278例AHSCT患者中,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占98%,自体骨髓移植(ABMT)只占2%。

一、骨髓采集

骨髓采集需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免全身麻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骨髓采集应在最后一个疗程巩固化疗结束后骨髓恢复期进行,采髓前应进行充分的体格检查与主要脏器功能检查,根据采集骨髓量的多少,手术过程中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血,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术前分次采集自身血液800~1200ml作为手术时自身所用较为恰当。采集部位先从两侧髂后上棘开始,必要时可采集髂前上棘或胸骨,采集的骨髓必须由含有肝素的骨髓保养液进行抗凝,采集骨髓有核细胞数根据不同骨髓保存方式及是否进行体外净化处理决定。通常若骨髓不经浓集处理4℃保存,则采集骨髓有核数为(1~1. 5)×108/kg患者体重即可,如要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冷冻保存,则需有核细胞数(1. 5~2)×108/kg体重;如果采集的骨髓需进行体外净化处理,则需3×108/kg体重以上。骨髓采集后需要过滤以去除骨髓小粒,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含100目过滤网的不锈钢过滤罐对采集的骨髓进行过滤,能保证严格无菌且骨髓损失极少。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