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搏根据其起源部位不同可简单地分为窦性逸搏、房性逸搏、交界性逸搏以及室性逸搏,如果逸搏次数≥3次,则为相应的逸搏节律。

窦性逸搏

窦性逸搏由于其RR间期比主导窦性RR间期慢,窦性逸搏的兴奋频率虽然也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但不会与主导窦性频率的范围重叠,因此窦性逸搏与其相邻的RR间期形成的吸引子图形与主导窦性心律的RR间期形成的吸引子图形分离,分离的吸引子图形往往平行于45°线,这是因为逸搏的兴奋同样来自于窦房结,自律性的加速度或减速度比较相同之故。作者对大量图例进行观察,发现窦性逸搏往往同时合并窦性早搏存在于主导窦性心律之中,这是通过时间-RR间期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证实的(图1)。

窦性逸搏: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1 窦性逸搏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位于45°线中段的窦律吸引子图形的两侧,与45°线平行,且比较对称的是窦性逸搏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上条904ms与下条904ms为同一节律。A为主导窦律,平均805ms,变化范围38ms(791~829ms)。B为窦性逸搏,平均887ms,变化范围29ms(875~904ms)。C为窦性早搏,平均752ms,变化范围50ms(722~772ms)。因此,3种窦律的频率范围不一样,频率谱不重叠,并且除主导A节律能有连续的搏动外,B、C节律没有2个B或C相连续,先C 后A可用窦性早搏的等周期代偿解释,先B后C可用窦性逸搏解释。

房性逸搏

房性逸搏在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或传导障碍时发生,因此,一般会在窦性心律的棒球拍图形的远端形成“曲尺”(L形)状吸引子图形(图2)。说明房性逸搏的频率可以快于窦律,亦可慢于窦律。

房性逸搏: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2 房性逸搏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窦性心律的棒球拍形的远端有一个L形的图形。下图为截取的相应的片段心电图,第七个RR间期为1113ms,明显长于其前的六个RR间期(850~869ms),且第一个箭头处的P波与之前P波稍有不同,为房性逸搏;第八个RR间期为966ms,比第七个RR间期短,但仍长于之前的六个RR间期,为第二个房性逸搏(因为温醒,所以RR间期变短),后三个为窦性心律RR间期。

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只有当窦性心律、心房心律很慢或停搏时,才会出现交界性逸搏,交界性逸搏RR间期一般比主导节律RR间期长,当交界性逸搏间断以1~2个出现时,表现为“曲尺”状图形,且位于45°线主导节律吸引子图形的远端。当以逸搏心律形式出现时,是在45°线远端形连续逸搏间期的吸引子图形。典型的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间歇性房室阻滞时的交界性逸搏的心电散点图分别见图3~图5。

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3 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位于45°线中段窦律的棒球拍形吸引子图形的远端有一个曲尺状的图形,约在坐标系1390ms处。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可见有两个1390ms的长RR间期,构成长间期后的一个QRS波前无P波,为交界性节律。

心房颤动合并的交界性逸搏: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4 心房颤动合并的交界性逸搏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房颤的扇形远端的边缘被“曲尺”切成平直状,且对称于45°线,坐标值在650~1400ms之间。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长RR间期1373ms(第一个RR间期)、1364ms(第八个RR间期)为逸搏间期,此长RR间期的后一个R波为交界性逸搏。

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5 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明显的一个“曲尺”状图形位于图的中央,顶角在45°线上,曲尺的坐标值在990~1200ms之间,两尺(线)分别平等于X、Y轴,说明是恒定的节律,这一节律为交界性逸搏。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箭头所指为“P波”,第1、3、5、7个P波径房室结下传夺获了心室使得RR间期变短分别为1020、1010、1010、1030ms,而其他R波(第2、4、6、8、9、10个)为交界性逸搏,其间期为1200、1180、1170ms,比较恒定。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室性逸搏较少见。若心脏停搏较长时间后,房室交界区又不能及时发放激动(如发生传出阻滞,或因隐匿传导而影响了交界性逸搏的如期发生)时,就会出现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因此其心电散点图或位于45°线上,或为两条平行于X、Y轴的条状直线,且位于坐标系的最远端(因节律慢远离原点),说明有一节律RR间期恒定,是室性逸搏节律(图6)。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

图6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位于45°线上的远端有一个由缓慢窦律形成的小的稳态吸引子图形,在加速区与减速区的远端各有一条直线平行于X和Y轴的直线段,位于1300~1800ms的坐标之间,有一节律相对恒定,为1780~1800ms。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九个R波,其中第1、2、4、5、6、8、9个为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RR间期(逸搏间期)为1781、1789ms;第3、7个为窦性夺获;RR间期变短,分别为1328、1335ms。

小结

逸搏心律包括窦性、房性、交界区和心室的被动心律。窦性逸搏相对于主导窦性节律,因其频率相对较慢,并且往往合并窦性早搏,因此窦性逸搏的散点从窦律吸引子图形中分离开来,往往分布于45°线两侧,且相互平行。房性逸搏有吸引子图形位于窦性心律棒球拍形的近端方向,往往呈现为“L”形;而交界性、室性逸搏由于其频率相对恒定,且比主导节律慢得多,故呈“曲尺”形,曲尺顶角位于45°线的远端。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