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临床检验一问一答
  3. 临床病原检验900问
  4. 病原检验技术
  5. 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
共25

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

1

答:大多数动植物的研究、利用都能以个体为单位进行,而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群体来研究其属性,微生物的物种(菌株)一般也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繁衍、保存。微生......

为什么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是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
2

答:细菌体外人工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在体外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技术,应用此技术可以使细菌生长并表现出一定的生长特征。人工制备营养充足的培养基并提供适宜的温度、......

为什么大多数细菌可以在体外人工培养
3

答: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生长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养基都是有选择性的。能够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把某种细菌选择培养出来(即使这......

为什么选用选择培养来提高标本中细菌分离率
4

答:鉴别培养基是利用细菌分解蛋白质和糖的能力以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指示剂和底物,通过判断指示剂的变化了解各种细菌的生化反应,可在混杂标本中将该种微生物......

为什么选用鉴别培养基鉴别和鉴定细菌
5

答:单个细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的菌落连成一片时,便形成......

为什么获得单个纯培养菌落有助于细菌菌种的鉴定
6

答:细菌培养基是由人工配制而成的专供细菌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适宜的培养基不仅可以做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传代、菌种保存,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菌的生理、化学特性,是......

为什么制备细菌培养基需有合适的pH
7

答: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时将灭菌后的营养琼脂冷却到50℃左右,以无菌操作加入10%无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立即混匀,避免产生气泡,然后以无菌操作分装于无菌试管或平皿,制成血琼脂斜面或......

为什么血琼脂培养基可供一般病原菌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定及保存菌种
8

答:将灭菌后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在琼脂温度70~80℃时以无菌操作加入10%的无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临用前置37℃水浴预热30分钟),并在80℃水浴中摇匀15~20分钟,使血液中的红细胞......

为什么巧克力培养基适于某些苛养菌的生长
9

答: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且无处不在。因此,在微生物的研究及检验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

为什么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要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10

答:普通培养法是指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等在普通大气条件下的培养方法,又称需氧培养法。将接种好的平板、斜面、液体培养基置于35℃孵箱中,在普通大气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一般需氧......

为什么普通培养法仅适合一般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11

答: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或接种针把细菌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容器进行培养,或将标本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分散生长的操作称为细菌接种,是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中......

为什么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需采用接种技术
12

答:分类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称为微生物分类学。“种”是微生物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而鉴定是指借......

为什么大多数细菌都鉴定到 “种”?
13

答: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纯培养物,还必须通过各种保藏技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不死亡,不被其他微生物污染,不会因为发生变异而丢失重要的生物学性状,否则就无法真正保证微生物研究......

为什么要对菌种进行保存?
14

答:菌落是指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真菌菌落形态的观察即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① 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菌落呈油脂状或蜡脂状,......

为什么要观察真菌菌落形态?
15

答:在自然基质或人工培养基上由一段(或一丛)菌丝或一个(或一堆)孢子发展而成的菌丝体的整体称菌落。丝状真菌的菌落是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因菌丝较粗而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呈绒毛状、......

为什么丝状真菌在培养基上孵育的时间要长于酵母菌?
16

答:常用的真菌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往往只提供真菌生长需要最低营养成分,以利于限制细菌生长而促进真菌生长繁殖,提高真菌分离率。至今仍无一种适合所有真菌生长的培养基,根据真菌种......

为什么应根据真菌的种类与标本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真菌培养基?
17

答:致病性真菌有酵母及酵母样真菌和丝状真菌,两者生物学特性、培养鉴定方法及致病性都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对常见致病性真菌的鉴定首先要区分酵母菌还是丝状真菌。如果初代培养基......

为什么对常见致病真菌的鉴定首先区分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18

答:真菌的形态学检查是正确鉴定菌种的基本方法。为了避免挑取菌落制备涂片时破坏了真菌原有结构(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特征、位置、大小和排列),尤其是产孢结构,影响菌鉴定种正确性,小......

为什么丝状真菌的培养与鉴定方法小培养优于大培养?
19

答:随着临床病毒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多数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已证实对人有致病性的病毒达500余种,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故能在病毒感染早期做出病原学诊断已成为临床实验......

为什么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需要病毒的培养与鉴定技术?
20

答: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主要包括:① 动物接种;② 鸡胚接种;③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体外(in vitro)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

为什么传统的细胞培养是病毒分离培养中最常用的方法?
21

答:飞片离心培养又称离心增强快速细胞培养,是在传统细胞培养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病毒快速分离培养方法,其原理是在飞片培养管中加入玻片,玻片上覆有单层敏感性细胞,将标本加入飞......

为什么说飞片离心培养是一种快速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22

答:遗传改造细胞培养是用遗传工程改造的细胞系对特定病毒进行培养,始用于疱疹病毒(HSV)的检测,其原理是将HSV UL97 突变株的基因启动子与大肠埃希菌半乳糖苷酶(galactosidase)lacZ......

为什么遗传改造细胞培养适用于疱疹病毒的检验?
23

答:大多数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殖后会引起细胞出现特有的病变效应,在显微镜下表现为细胞圆缩、溶解、融合、脱落,以及细胞内颗粒增多、形成包涵体等。不同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CPE)......

为什么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毒增殖的指标-细胞病变效应?
24

答:含有血凝素的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后,血凝素会出现于感染细胞膜表面,这种细胞具有吸附个别种类脊椎动物(如鸡、豚鼠和猴等)红细胞的能力,此现象称为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HAd),常用......

为什么红细胞吸附可对病毒培养物进行快速鉴定?
25

答:流感病毒血凝试验(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ation test)又称红细胞凝集试验。含有血凝素的病毒接种鸡胚或感染细胞后,收集鸡胚组织液或细胞培养液,再向其中加入动物红细胞......

为什么病毒血凝试验特别适合流感病毒的鉴定?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