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临床检验一问一答
  3. 临床病原检验900问
  4. 循环系统感染病原检验
  5. 感染病原检验
共27

感染病原检验

1

答:血液属于人体的无菌体液。血液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包括溶菌酶、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病原生物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胃肠道等方式进入血液。正常情况下,这些病原生......

为什么血液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病原检验标本之一
2

答:临床怀疑全身感染的发热患者均应送检血培养(blood culture),特别是畏寒、寒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免疫缺陷者,存在血流感染入侵途径(如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5天)及严重局部感染(脑......

为什么临床怀疑全身感染的发热患者需送检血培养
3

答: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有血培养和快速检测法,两类方法各有特点,可互为补充,以提高实验室的血流感染诊断能力。传统血培养方法通过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阳性血培养产物中的......

为什么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培养和快速检测法
4

答:感染性疾病的确诊需要通过各类感染标本的培养及检查,从而得到病原学依据。血液属于无菌体液,是最有临床意义的病原检测标本之一。当发生血流感染时,细菌可经血液播散并繁殖。......

为什么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病原的最有价值检验项目
5

答: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血培养标本采集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以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减少污染率。血培养分析前各因素均会影响血培养结果,原因如下:①采集时机:血培养采集时间应在患......

为什么血培养标本采集作为分析前因素会影响血培养结果
6

答: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经血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邻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的形成。病原菌通常是高毒力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真菌......

为什么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培养标本
7

答:加有血液标本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如果血培养瓶在送往实验室培养或进行自动化仪器检测之前需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室温。血培养瓶短期内置于室温不影响微生......

为什么加有血液标本的血培养瓶不能放入冰箱或孵箱保存
8

答: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血培养的原则和操作程序推荐指南,实验室对于不合格、不规范的血培养标本应予以拒收,原因如下......

为什么实验室会拒收一些血培养标本
9

答:要求多次采集血培养标本,原因如下:①病原生物可能为暂时存在或持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多次采血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尤其是暂时性菌血症;因为暂时性菌血症发生时,细菌仅在外......

为什么需要多次采集血培养标本
10

答:血培养瓶按患者年龄可分为成人瓶和儿童瓶,按细菌种类可分为需氧瓶、厌氧瓶、真菌瓶、分枝杆菌瓶等。血培养瓶中除了基础培养基之外,还包含了不同的抗凝剂和添加剂,其原因如下......

为什么血培养瓶的成分除了基础培养基还包含抗凝剂和添加剂
11

答:相关研究表明,自动化血培养系统一般能在2天内检出90%以上的细菌和真菌,能在3~4天内检出95%~97%的细菌和真菌,目前一般实验室的自动化血培养系统中血培养瓶的标准培养周期为5天,......

为什么血培养瓶的培养周期一般设置为5天?
12

答:目前临床上对厌氧血培养不够重视,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多限于需氧菌培养。常规血培养检验不应忽视厌氧菌的分离,多项研究表明,厌氧血培养能检出相当比例的有氧血培养无法检......

为什么要开展厌氧血培养?
13

答:由于婴幼儿患者中厌氧菌所致菌血症的情况比较罕见,而且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血培养采血量较少,所以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儿童血培养可以仅使用需氧瓶,为提高检出率、区分污染菌,应采......

为什么儿童血培养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厌氧瓶?
14

答:导管培养(catheter culture)是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实验诊断的常用方法。导管培养半定量法是将无菌采集的插入患者体内最远端约5cm的导管片段在平板中进行来回滚动,并......

为什么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除了导管培养还需进行血培养?
15

答:血培养报警阳性后,应立即将其取出,混匀后用无菌注射器取培养物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和传代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可初步判断为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或真菌,进行血培养一级报告......

为什么血培养阳性标本需要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16

答:有多种因素可导致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偏低:一、采血量不足: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含菌量一般较少,平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因此,采血量越多越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一般成人采血量......

为什么会出现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偏低的问题?
17

答:通常血培养阳性报警,提示血培养瓶内有病原菌生长,取培养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细菌或真菌。有时革兰染色却未见细菌,其原因可能是有些细菌与染液沉渣混在一起或某些细菌......

为什么有时血培养报警阳性但革兰染色镜检未找见细菌?
18

答:大部分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CO2 ,CO2 与瓶内的荧光染料反应,系统通过感应器检测荧光水平并计算形成生长曲线,通过生长曲线斜率变化速度来判断是......

为什么血培养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19

答:血流感染患者抽取的外周血中病原菌含量极少,每毫升血液中一般仅有数个病原菌。若采血过程中混入污染菌,则血培养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可能会使污染菌得以生长繁殖,使血培养结果......

为什么血培养会出现污染现象?
20

答:经过血培养增菌过程,阳性标本中菌量较多且大多为单种菌感染,可根据革兰染色结果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药敏试验执行标准选择合适的药敏培养基和纸片,对危重患......

为什么阳性血培养可进行直接药敏试验?
21

答:当患者发生菌血症时,处理不当会发展至脓毒症,其死亡率随之成倍增长。有文献报道,脓毒性休克患者每延迟1小时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死率就增加7.6%。由于血培养结果对血流......

为什么血培养需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22

答:血培养标本采集、储存、运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任一环节处理不当,均能引入误差和错误的检查结果。采血前要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操作以减少污染情况,而采......

为什么要严格执行血培养技术规范?
23

答:血培养检出的细菌或真菌并非一定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所致,应检查双侧双瓶培养得到的细菌种类是否一致,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等)对血培养结果进行综......

为什么要对血培养结果进行评估?
24

答:丝虫病(filariasis)由是蚊等昆虫传播的一种古老的、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它是由丝虫(filaria)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丝虫种类很多,包括马来丝虫、班氏丝虫、罗阿丝虫、盘尾丝虫、......

为什么丝虫病检查要在晚上9点至次晨2点期间进行采血?
25

答:当含有感染期丝状蚴的蚊子叮咬人体后,幼虫可迅速侵入宿主附近的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常互相缠绕在一起,以淋巴液为食。两种丝虫成......

为什么常用厚血膜涂片染色检查丝虫病?
26

答: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丝虫成虫都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寄生于淋巴管中的丝虫成虫和幼虫刺激淋巴管内皮引起炎症,反复发作,致管壁增厚,加之虫体的存在,可致管腔部分以......

为什么在丝虫病患者的体液中也能查到微丝蚴?
27

答:丝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慢性期淋巴系统......

为什么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液中不能查到微丝蚴?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