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中来了一个31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腹胀、眼黄1年,意识模糊半天入院。1年前化验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均阳性,肝功能异常,在外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之后使用拉米夫定(贺普丁)抗病毒治疗1年,HBV‐DNA已转阴,但是肝功能仍然进行性恶化。患者年龄较轻,却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虽然抗病毒治疗使病毒持续抑制,但病情仍然恶化。于是完善血清铜、铜蓝蛋白、尿铜、角膜K‐F环等检查,发现血清铜和24小时尿铜升高、铜蓝蛋白低、角膜K‐F环阳性,果然符合典型的肝豆状核变性改变,颅脑MRI也证实神经系统已经受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