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恶液质抗炎症治疗

    病例与思考患者,男,62岁,2013年11月2日因胸骨后疼痛、反复呕吐入院。患者2012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梗阻感及胸骨后疼痛,在我院行食管镜示:(食管)高分化鳞癌,2012年7月1日在我院

    1
  • 炎症与恶液质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癌性恶液质的患者中,炎症反应对恶液质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性炎症反应通过其产生的炎症因子,包括IL-6、IL-1、TNF-α等,通过作用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引

    2
  • 炎症急性期反应和恶液质的相关性

    机体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常常伴有远离炎症部位的一些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系统性变化。这种由局部炎症所触发的系统性反应,在急性和慢性炎症中都能见到,称之为急性期反应(acut

    3
  • 炎症反应引起恶液质的主要机制

    肿瘤患者恶液质的发生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减少,这主要是由于食欲减少和早饱,减少了肌肉蛋白的合成,或者是增加了肌肉蛋白的降解,而炎症反应与这些过程的机制密切相关。早在19世纪

    4
  • 恶液质与炎症反应

    尽管恶液质的准确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有许多因素可影响恶液质的发生发展,包括实际体重、肿瘤位置及分期、食物摄食量减少、代谢率改变、内分泌异常及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等。但是

    5
  • 恶液质炎症抑制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迄今为止共发现三种COX同工酶:即COX-1、COX-2 与CO

    6
  • 功能:酸性粒细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除了毒杀寄生虫和参与超敏反应的调节外,近年对嗜酸性粒细胞在炎症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甲状腺炎、肺结核、真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霍奇金淋巴瘤和某些肿瘤进程,均可引起循环

    7
  • 割包皮手术能降低龟头和包皮的炎症发生率

    割包皮手术能够降低龟头和包皮慢性炎症的风险。包皮没有环切的男孩阴茎慢性炎症的发生率是环切后男孩的两倍。在成年男性中,如果未行包皮环切术,那么阴茎慢性炎症的发生率为11

    8
  • 炎症后色素沉着

    本病系指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后继发色素沉着,又称为炎症后黑变病(postinflammatory melanosis)。病因及发病机制在正常皮肤中巯基与酪氨酸酶活性处在相对平衡中,使皮肤维持正常颜

    9
  • 糖皮质激素

    1935年Kendall首先描述了可的松。1950年Hench等首先报道了糖皮质激素的基本功能和毒性。1951年Sulzberger等应用可的松和ACTH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很快糖皮质激素就成了皮

    10
  • 碘化钾、金诺芬(消炎药)

    碘化钾作用机制:碘化钾治疗炎症性皮肤病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碘化钾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磷脂的

    11
  •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 吲哚美辛又称消炎痛,为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具有强力的抗炎活性,不良反应较少,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代替糖皮质激素治疗某些皮肤病。药理作用它是前列腺素合成酶

    12
  • 抗组胺药物(抗炎症药)

    (一)组胺与组胺受体组胺( histamine)是细胞内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而形成的胺类,以预成的方式主要储存在组织的肥大细胞和血液嗜酸碱性粒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与肝素蛋白多糖和(或)蛋白

    13
  • 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氟芬那酸丁酯(butyl flufenamate)它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及与某些炎症介质的生成有关。外用后的经皮吸收量约7%,在浅表皮肤中蓄积达到95%,以原形存在;在循环中浓度甚低,经水解代谢。

    14
  • 皮肤炎症的病理生物学研究

    皮肤炎症的特点与时相皮肤是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屏障。攻击皮肤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微生物、冷热刺激、电离辐射以及机械性刺激等。这些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可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