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心血管
  3. 心电图学
  4. 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
  5. 心律失常与其心电现象
  6. 并行心律型心律失常
共16

并行心律型心律失常

HOT
  • 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

    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

  • 房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

    房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

  • 窦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

    窦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

  • 房室旁道性并行心律的

    房室旁道性并行心律的

  • 房室交接性并行心律的

    房室交接性并行心律的

  • 偶联间期递增型、递减

    偶联间期递增型、递减

  • 间歇性并行心律的心电

    间歇性并行心律的心电

  • 电紧张调频性并行心律

    电紧张调频性并行心律

  • 并行灶周围外出多径路

    并行灶周围外出多径路

  • 多重性并行心律、与束

    多重性并行心律、与束

1

心脏内有两个节律点,各自独立地发放激动,竞争性地控制心房或心室,其中一个节律点周围有传人阻滞圈保护,免遭另—个节律点对其节律重整,这个被保护的节律点就称为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型心律失常及心电图特征表现
2

窦性并行心律是一种比较少见而特殊的并行心律。它可以显性形式出现,即窦房结内存在两个节律点,其中一个节律点周围有传人性阻滞圈保护,免遭另一个节律点对其节律重整;亦可以隐性......

窦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现
3

典型房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提早出现P'-QRS-T波群,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一致,P'波下传时可出现各种房室干扰现象。 偶联间期不等冱差>0.08s,有时可出现......

房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现
4

典型房室交接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提早出现QRS波形与窦性一致或略异或部分伴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的前、中、后,其P-R间期<0......

房室交接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5

典型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 偶联间期不等冱差>0.08s,多以早搏形式出现,也可同时以逸搏、加速的逸搏......

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6

房室旁道性并行心律少见,其心电图特征如下: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类似于既往预激综合征时QRS-T波群,但更宽大,表现为完全性预激波形。 可有逆行P-波位......

房室旁道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7

电生理基础并行灶周围由不同受损程度细胞环绕构成保护性阻滞区,其传人阻滞早期是3相阻滞,系其周围组织细胞复极延缓导致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所致;传人阻滞晚期是4相阻滞,系部分组织......

间歇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8

并行灶周围显性和隐性折返(含并行灶周围折返径路内文氏现象及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基础:保护性阻滞区从内到外细胞受损程度由重至轻,膜电位水平由小至大,故窦性激动传人过程呈衰......

并行灶周围显性和隐性折返
9

当并行灶基本周期稍长于两个窦性周期且呈二联律出现时,每个异位搏动愈来愈接近后面的窦性搏动,直至落到后一个窦性搏动的不应期内而消失,表现为偶联间期递增型的并行心律,酷似折......

偶联间期递增型、递减型、固定型的并行心律
10

电生理基础: 保护性阻滞区从内到外细胞受损程度由重到轻,膜电位水平由小到大,只要并行灶的激动有足够的强度,传出一定范围后,其外出传导速度就逐渐加快。 并行灶周......

并行灶周围外出文氏现象
11

电生理基础:保护性阻滞区由不同程度受损细胞组成,这是并行灶周围组织的近端和远端存在分层阻滞的电生理基础。心电图特征: 偶联间期不等。 异位搏动的R'R'间......

并行灶周围外出交替性文氏周期
12

电生理基础 并行灶周围外出阻滞早期是3相阻滞,系其周围组织正处于主导节律激动后生理性不应期所致;晚期是4相阻滞,即预期应当出现并行灶节律点搏动而未能出现时,可能存在......

并行灶周围外出韦金斯基现象
13

电生理基础: 主导节律激动以二度I型、Ⅱ型形式侵入并行灶保护性阻滞区内,使并行灶发放激动外出时遇及其相对不应期而出现传导延缓。 并行灶周围出现纵向分离,异......

并行灶周围间歇性外出一度阻滞
14

电生理基础: 并行灶激动可在保护性阻滞区周围的不同出口处传出。 并行灶周围出现纵向分离,异位搏动间歇性地由快、慢径路传出。心电图特征: 偶联间期不等......

并行灶周围外出多径路传导
15

多重性并行心律:可表现为心房或心室内有2个源以上的并行节律点或心房、房室交接区、心室等部位同时存在1个源或2个源以上的并行节律点,由此产生多种形态的融合波、多种形态的P......

多重性并行心律、与束支阻滞有关的室性并行心律
16

指窦性或异位搏动通过电紧张影响对并行灶激动的发放起着促进(加快)或延迟(减慢)的调频作用,使显性并行搏动之间缺乏倍数关系。延迟相、促进相的概念及机制显性并行搏动出现与否,取......

电紧张调频性并行心律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