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皮肤表面出现大量破溃,组织间隙液体和蛋白质通过体表渗出而不断流失到体外,与正常皮肤丢失的体液相比,烧伤患者经体表皮肤丢失的主要是蛋白质和电解质,与血
1答:成分输血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而不主张大量输全血,原因是输入大量全血,特别是输入储存时间较长的库存血,血小板和不稳定凝血因子活性已损失;保存液中的抗凝剂在体内
2答:人体白蛋白是在肝脏实质细胞中合成。正常人体血浆中白蛋白含量为35~55g/L,约占血浆总蛋白含量的60%,人血浆80%的胶体渗透压源自白蛋白产生。白蛋白能溶于水,能结合许多内源性
3答:烧伤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输注红细胞的常见原因是:进行性出血(22%)、贫血(20%)、缺氧(13%)、心脏疾病(12%)以及其他原因(包括烧伤面积、烧伤手术)等。但输血治疗不能单纯依据血红
4答:烧伤患者在烧伤的体液渗出期应尽快恢复良好的血液灌流,减轻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害,补液和输血是必要的措施。虽然血浆是目前首选用于烧伤患者的复苏液,但与晶体液相比并无
5答:烧伤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创面中暴露的胶原纤维可促使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活化并消耗;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增加,如前列环素等促进血小板聚集;烧伤患者由于大量输
6答:烧伤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和消耗性增加,合并感染,更易发生DIC,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冷沉淀物因其中含有5种与凝血有关的重要成分,即凝血因子Ⅷ、血管
7答:烧伤后由于组织释放的作用于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大量晶体液、胶体液外渗,出现组织水肿。当烧伤面积>5%时即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扩充血容量是纠
8答:贫血是大面积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烧伤整个病理过程中均有贫血现象的发生,但烧伤的不同阶段,导致贫血的原因也有所不同,但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破坏增多(包括红细胞寿命缩短)和生
9答:在烧伤患者的输血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温非常重要。低温状态会增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导致氧释放量降低而出现缺氧症状;缺氧和低体温又影响了枸橼酸盐和乳酸盐的代谢,并刺激红
10答:一般来说,自身输血作为科学合理的输血手段是安全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掌握自身输血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标准操作规程、检测手段。烧伤患者特别是大面积烧
11答: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为近年新兴的一种血液保护技术,ANH是在麻醉诱导下抽出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同时按一定比例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使患者处于
12答:血液保护是通过改善生物兼容性、减少血液中某些成分激活,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应用血液保护药物和使用人工血液等各种方法,降低同种异体输血需求及其风险。对
13答:严重烧伤患者由于组织损伤和应激反应,局部和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导致大量血浆样液体丢失,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增强,大量微血栓形成,导
14答:烧伤患者在最初几天内由创面丧失大量血浆。这时最需要补充是血浆和晶体溶液,以恢复血液总量。在烧伤后24小时内不宜输注红细胞,因为此时血浆丢失造成血液浓缩和黏稠度增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