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WD突变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TP‐7B基因位点。该基因编码铜转运蛋白‐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因此CP合成障碍是WD的最基本遗传缺陷[ 1 ]。循环血中90%的铜与CP结合,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WD中,CP合成障碍和胆道铜排泄障碍,导致血清中游离铜过多,大量沉积在肝、基底节、肾脏和角膜等处。血清CP降低、尿铜增加是诊断WD的重要依据。神经科医师在临床上遇有青少年,广泛白质病变,同时或先后合并基底节损害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铜代谢相关检查,以提高WD确诊率。4 ﹒血液及毛发的重金属检测可提示相关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