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热、咳嗽、气急、盗汗2周于1985年2月27日入院。胸片两肺布满粟粒状阴影,确诊粟粒型肺结核。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治疗两周体温正常,症状缓解。3月31日开始后头痛,T37.9℃,当晚头痛加重并呕吐,颈轻抵抗,皮肤少量瘀点。再次腰穿刺检查呈化脓性脑膜炎外观并检出脑膜炎双球菌,修正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并发流行性脑膜炎。改用青霉素及磺胺治疗无效,血压下降、休克,死于DIC。有如本例,在抗结核治疗1个月并在已退热半月后再出现脑膜结核、发病急骤、皮肤有出血点、脑脊液细胞偏高、在流脑流行季节,对流脑也应予怀疑。一元论”当然是临床诊断的一条原则,但两病或多种无关病也偶可并发,应予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