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蚀症(erosion)是指非细菌产生的机体内源性或(和)外源性化学酸性物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浅层慢性病理性丧失。

酸蚀症

酸蚀症

病因

1.食物因素:近几十年来,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的牙酸蚀症患病率上升,尤其是青少年牙酸蚀症患病率升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酸性饮料如碳酸饮料、水果汁、酸水果、葡萄酒以及其他酸性食品的大量摄入,都可能引起牙脱矿。酸性饮料的pH值常低于5.5,由于饮用频繁,牙面与酸性物质直接接触时间增加可导致酸蚀症的发生。

2.药物因素:口服药物补铁药、口嚼维生素C、口嚼型阿司匹林及患胃酸缺乏症患者长期使用替代性盐酸等均可造成酸蚀症。

3.胃酸过多或胃酸反流:胃液含0.4%的盐酸,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神经性厌食以及酒精慢性中毒者可形成后牙舌面和腭面的酸蚀症。

4.职业因素:制酸工人和常接触酸的人员,酸挥发进入空气形成酸雾或酸酐常常引起牙体硬组织脱矿。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这种职业病明显减少。与职业相关的酸蚀症还有竞技性游泳运动员,长期接触葡萄酒的职业品酒员等。

临床特点

最初往往仅有感觉过敏,以后逐渐产生实质性缺损,不同原因引起的酸蚀部位不同。食物中的酸引起上前牙唇面表面光滑的大而浅的凹陷,由胃酸上逆引起者常导致前牙舌腭面及后牙的牙合面和舌腭面酸蚀。同时,侵蚀的形式因酸而异:由盐酸所致者常表现为自切缘向唇面形成刀削状的光滑面,硬而无变色,因切端变薄而易折断。由硝酸所致者,主要发生在牙颈部或口唇与牙面接触易于形成滞留的地方,表现为白垩状,或染成黄褐色或灰色的脱矿斑块。质地松软,易崩碎而逐渐形成实质缺损。由硫酸所致者,由于酸雾中系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形成亚硫酸,它是弱酸,不易引起牙体酸蚀,通常只使口腔有酸涩感。

治疗与预防

1.纠正不良习惯:调整喜酸性食物和饮料的习惯;食用酸性食物和饮料后及时漱口,避免立即刷牙,使用有再矿化效果的牙膏;注意酸性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2.治疗全身疾病:治疗与反酸有关的胃食管反流病,神经性厌食等疾病。

3.改善劳动条件:消除和减少空气中的酸雾,是预防酸蚀症的根本方法。戴防酸口罩和定时用弱碱性液如2%苏打水漱口,对预防酸蚀症有一定作用,使用有再矿化作用的牙膏。

4.对症治疗:发生敏感的牙可进行脱敏治疗。发生牙髓炎和根尖周病者应进行牙髓治疗。牙体缺损严重可行充填或修复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