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面部可使皮肤真皮血管丛扩张充血,血流加快,增进血液循环,给组织补充营养;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帮助皮肤代谢产物排泄;防止真皮乳头层萎缩,增进弹性纤维的活力,减少皱纹的产生。同时,按摩面部可舒缓肌肉紧张感,降低神经兴奋性,减轻疲劳感,减少脂肪的积累,预防皮肤衰老。

常用穴位

面部按摩的常用穴位有头维、上星、神庭、头临泣、印堂、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睛明、承泣、球后、四白、颧髎、瞳子髎、迎香、巨髎、颊车、下关、听会、听宫、翳风、人中、地仓和承浆等。

穴位的正确选用直接关系按摩的作用和效果,如消除额纹可取阳白、鱼腰、头临泣;消除鱼尾纹可取瞳子髎、丝竹空、太阳、头维;消除眉间皱纹可取印堂、攒竹、神庭、上星;消除目下皱纹可取承泣、球后、四白、巨髎;消除颊部皱纹可取颧髎、颊车、下关、听会、翳风;消除口周皱纹可取地仓、承浆、人中、迎香。

常用手法

  1. 擦法:擦法可以升高皮肤温度,改善汗腺与皮脂腺的功能。操作时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往返摩擦,动作应缓慢、均匀、适度,要有节奏地进行。
  2. 按法:按法可以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放松肌肉,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淋巴管内的淤滞状态。操作时用中指的指腹在合适的穴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地进行按摩,力度应由轻到重,逐渐增加。用力的轻重,应视按压的部位不同,也应考虑被按摩者的舒适程度。
  3. 摩法:摩法能改善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促使衰老细胞脱落,加速血液、淋巴循环。操作时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在所选定的穴位或体表的某部位上做与皮肤平行的、轻缓的回旋移动。动作应轻柔、缓和。
  4. 揉法:揉法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及组织的再生能力,操作时用手指指腹或手掌轻按住一定的穴位或皮肤部位,做轻柔的小幅度环形按摩。揉动幅度的大小视其按摩部位范围而定,揉动时手指(掌)应始终接触皮肤,使被按摩部位皮肤随着揉动而滑移,以感觉平和、舒适为宜。
  5. 拍法:拍法有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操作时双手或单手手掌或小鱼际附着于皮肤,上下交替,有节奏地轻拍所选定的穴位或某一部位。要注意节奏,要用腕力而不是臂力。
  6. 敲法:敲法能够镇静安神,消除肌肉疲劳。操作时两手和掌上下做有节奏的击打。速度可快可慢,以被敲部位感觉舒服为宜。
  7. 啄法:啄法常用于眼部,有消除眼部疲劳、预防眼袋的作用。操作时双手自然弯曲,指端在面部皮肤上做快速雀啄式的连续点状接触,方向与面部垂直。两手指尖用力不可过重,应以被按摩部位感觉舒服为宜。
  8. 震颤法:震颤法能够解除肌肉疲劳,增加皮肤弹性。操作时双手一手托下颌,一手扶头顶,通过操作者手臂肌肉的收缩产生震动的感觉,用力不可以过重,应以被按摩部位感觉舒服为宜。
  9. 拿捏法:拿捏法可以加强血液的循环,改善局部新陈代谢,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操作时将拇指与示指,或用拇指和中指在所选定的穴位或肌肉丰满的部位,一握一松地用力拿捏,动作要连贯,应舒缓有力、协调,由轻渐重。
  10. 捏提法:捏提法能够防止肌肉松弛,延缓皮肤衰老。操作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面部皮肤做一个瞬间提起动作,再放开。力度要轻,捏提面部皮肤的面积要小,一捏一放要有规律。

按摩程序

按摩的方向是按摩是否能达到效果的关键,基本原则为尽量与面部肌肉走向一致,垂直于面部的皱纹,具体操作可分部位进行。

  1. 下颏按摩:从下颏顶端开始,沿下颏缘缓慢向两边按摩至下颌角,转而向上,止于颞部。
  2. 口周按摩:上唇自人中开始,按摩至两侧口角,下唇由下唇中部开始,止于口角。
  3. 颊部按摩:从两侧鼻唇沟开始,向颧弓方向按摩,止于颞部。
  4. 鼻部按摩:从鼻根部开始,自上而下至鼻翼,并向外止于迎香穴。
  5. 眼部按摩:自双眼内眦向外,经上眼睑至眼外眦,再由下眼睑回到眼内眦。
  6. 额部按摩:自眉弓开始向上按摩,再由发际向外,止于太阳穴。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