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组成结构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与指(趾)甲等。

毛发与毛囊

毛发:

  • 毛发是由角化的角质形成细胞所构成,从内到外可分为三层:
  • 髓质:是毛发的中心部分,由2-3层立方形细胞构成,其细胞质染色较淡。在毛发的末端通常无髓质。
  • 皮质:是毛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几层梭形上皮细胞所构成。在有色的毛发中,黑素即存在于此层细胞内。
  • 毛小皮:又名角质膜,由—层互相连叠的角化细胞所构成。

毛囊:毛囊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名称。毛囊的上部,自皮脂腺开口部位以上的毛囊部分,称为漏斗部,或毛脂囊;而自皮脂腺开口部以下,至竖毛肌附着部之问的毛囊部分,称为毛囊峡;毛囊末端膨大呈球状,又名毛球。毛囊由内、外毛根鞘及纤维鞘所构成,前两层毛根鞘的细胞均起源于表皮,而纤维鞘则起源于真皮。

皮肤的毛和毛囊(HE染色x40)

皮肤的毛和毛囊(HE染色x40)

  • 内毛根鞘:由内而外,可分三层:①鞘小皮,又名鞘角质膜,是一层互相连叠的细胞;②赫胥黎层(Huxley’s layer),为1~3层细胞所构成;③亨勒层(Henle’s layer),由单行排列较扁平的细胞构成。
  • 外毛根鞘:此层相当于表皮基底层及棘层,由它们延续而来,由一至数层细胞所构成。其最外—层为长方形柱状上皮细胞,相当于基底细胞。
  • 纤维鞘:可分为三层:①内层,为一透明玻璃样的薄膜;②中层,由波浪状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③外层,由疏松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所组成,与周围结缔组织无明确界限。

毛母质:由表皮细胞的团块所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多样,与黑素细胞、黑素颗粒共同形成毛球。

毛乳头:是一种伸入毛球内的结缔组织,其中有血管和神经。

皮肤毛球和毛乳头结构(HE染色x100)

皮肤毛球和毛乳头结构(HE染色x100)

皮脂腺

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为分泌物。不论与毛囊有无联系,其结构基本相同,均可分为腺体及导管两部分。

皮脂腺(HE染色x40)

皮脂腺(HE染色x40)

腺体:呈泡状,由多层细胞构成,周围有一薄层的基底膜带和结缔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的腺体中,脂肪小滴积聚在中央部分的腺细胞内,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时,周围的细胞逐渐有脂肪小滴积聚。成熟的腺体不论其中央或周围细胞内,均有较大的脂肪滴,核浓缩,胞质呈网状,最后核固缩消失,细胞破裂,胞质内脂肪滴与细胞碎片组成无定形物质,即所谓皮脂。皮脂通过导管排至皮肤表面或毛囊内。腺体最外一层的细胞多呈立方形,与导管的上皮细胞连续,此层细胞不断增殖,不断地形成皮脂。

导管: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向下与毛囊的外毛根鞘相连,向上则与外毛根鞘或表皮的基底细胞连续,独立皮脂腺则与表皮或黏膜上皮的基底细胞相连。

外泌汗腺(又称小汗腺)

腺体

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带组成,中央有腺腔。

腺细胞:有两种,即暗细胞和明细胞,在不同的腺体内两者的数目有所不同。通常暗细胞位于近腺
腔的一面,围绕腺腔,较小,近腺腔的表面部分有刷样小皮缘,胞核位于基底部,胞质内有较大的空泡和很多嗜碱性小颗粒,故染色暗而深。每个细胞有两个以上的细胞质突,此突穿过明细胞之间而附着于基底膜或肌上皮组织。明细胞位于基底膜带上,较大,形态不一,通常底宽而顶尖圆,顶尖部分常近管腔,靠近腺腔的表浅部也有小皮缘,胞核无一定位置,胞质内空泡较小,无嗜碱性颗粒,故染色淡而透明,细胞间有分泌细管与腺腔相通。外泌汗腺细胞核与顶泌汗腺者不同,呈网形或椭圆形,染色质不明显。如作Feulgen反应,核内则可见密集Feulgen阳性颗粒。通常有两个以上的核仁。暗细胞和明细胞核无任何区别。

肌上皮细胞:位于腺细胞与基底膜带之间,排列成一层,其长轴与腺细胞的长轴垂直,稍呈螺旋状,横切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细胞核内有长圆形核仁。胞质染色呈嗜伊红性,其中有细的肌原纤维,故肌上皮细胞有收缩能力,有助于汗腺将汗液排入汗管内。

基底膜带:位于肌上皮细胞的外围,用硝酸银染成不均匀的黑色。如作PAS反应,则为阳性。

汗管

由两层立方形细胞构成。细胞染色呈嗜碱性,周围无基底膜带。汗管的内层细胞在近腔面的表浅部有小皮缘。外层细胞为基底细胞。

外泌汗腺(HE染色x200)

外泌汗腺(HE染色x200)

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

腺体:也是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基底膜带所构成。腺细胞形态不一,随其分泌活动而改变,大致有圆柱形、立方形和扁平形三种,分泌旺盛时,细胞较高,反之则较低。胞核呈椭圆形,有一至数个核仁。肌上皮细胞及基底膜带与外泌汗腺相同。

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

正常人大汗腺腺体(HE染色x200)

腺体由单层分泌细胞组成,胞质呈嗜酸性。外被肌上皮细胞,其外周为透明基底膜带和纤维结缔组织网。腺腔内可见“断头分泌”现象。

导管:与外泌汗腺相同,也是由两层细胞组成。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pfb/jichu/jpzz/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