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

1

痤疮(acne)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颞部白头粉刺、黑头粉刺面部......

痤疮(acne)症状表现
2

又称玫瑰痤疮(acne rosacea),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严重的病例往往见于男性,是一种发生于鼻及鼻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

酒渣鼻(玫瑰痤疮)
3

是指因口服或外用药物导致的痤疮样皮损。最常见的是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皮疹,典型的皮损是炎症性丘疹而不是粉刺,黑头粉刺更少见。皮损分布通常以躯干上部和上臂为主,也......

痤疮样皮疹
4

是指在所从事的职业劳动中接触矿物油类或某些含氯的卤代烃类所引起的痤疮样损害。常见的有油痤疮和氯痤疮。油痤疮的特点是仅发生在接触部位,皮损主要表现为毛囊性黑头粉刺,以......

职业性痤疮
5

由于选择和使用可导致痤疮的化妆品而引起,多见于女性的面颊和口周,皮损多表现为闭合性粉刺和脓疱,可能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堵塞毛囊皮脂腺导管口有关。润发油性痤疮应属于化妆......

化妆品性痤疮
6

本病几乎只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季起逐渐消退。确切病因不清楚,可能与患者对光线过敏有关。皮损表现为暗红色、圆顶形、坚硬的小丘疹,直径3~4mm,很少出现粉刺......

夏季痤疮
7

本病发病机制是机械性因素,如压迫、摩擦、牵拉等刺激和慢性轻微创伤,使局部皮肤角化过度、角质阻塞毛囊口,形成毛囊口角栓或小的角质囊肿。皮损分布特征是,只发生于机械性因素直......

机械性痤疮
8

本病发生于热带的湿热季节,以有寻常性痤疮史的青年男性居多。皮损以脓疱、结节和囊肿为主,主要分布于背部、臀部和大腿,皮损不累及面部是本病的特点。患者转移到凉爽和干燥的环......

热带痤疮
9

本病可分为新生儿、婴儿和儿童三个阶段。其中新生儿痤疮较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皮疹发生在出生后数天至4周以内,主要发生在面颊、额及颏部,以丘疹和脓疱为主,偶见黑头粉刺,少见......

青春期前痤疮
10

反常性痤疮是近年来新提出的命名,是指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存在于同一个患者身上。1956年,Pillsbury曾将其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follicular oc......

反常性痤疮
11

本病由Burns于1959年首先描述,当时命名称为伴有菌血症的集簇性痤疮。1971年Kelly等将其称为伴多关节疼痛的急性发热性溃疡性聚合性痤疮(acute febrile ulcerative conglobata......

暴发性痤疮
12

本病系指多囊卵巢综合征性痤疮、月经前加重性痤疮、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研究表明,这一类痤疮患者的血清睾酮明显增高,而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明显降低。病程持续至30~40岁或更久......

高雄性激素性痤疮
13

本病又称坏死性粟粒性痤疮(acne miliaris necrotica)或痘疮样痤疮(acne varioliformis),常见于20~50岁,男性稍多,常伴有皮脂溢出。主要发生在前额、颞部和前额发际边缘及头皮,也可发......

坏死性痤疮
14

本病是痤疮中较严重的一型,好发于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发病机制尚不明了,除与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似以外,其中免疫学因素可能更主要,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敏感是可能因......

聚合性痤疮
15

本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发病年龄早于男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过后往往能自......

寻常痤疮:病因、症状、诊断治疗详参
16

职业性痤疮(occupational acne)是指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矿物油类或某些卤代烃类所引起的皮肤毛囊、皮脂腺系统的慢性炎症损害。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本病可分为两大类:即因接触石油......

职业性痤疮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