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2005年,国际血液学共识小组提出血液分析仪(HA)检验结果复核措施41条标准,其中,PLT计数<100×109 /L时需进行复核。因不同HA计数PLT原理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实验室使用仪器
1答:准确计数血小板、特别是准确计数低值PLT,对临床诊治各种疾病、尤对临床判断患者是否需输注血小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血液分析仪PLT荧光核酸染色(PLT-F)通道用荧光染料染色PLT
2答:冷沉淀物可包括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其颗粒大小的差异对HA检测的结果干扰不一。如冷沉淀物足够小,则可导致假性PLT计数异常增高,有时可达真实PLT计数的8倍,室温下HA的检测
3答: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餐后或肠外营养治疗后采集血标本,这些高脂血标本在体外可形成小脂滴,干扰PLT计数和(或)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参数和白细胞计数。使用光学法的血液分析仪(H
4答:体内血液存在细菌,因其体积或细菌团块的体积似血小板,故可引起假性PLT计数增高。此种情况在脓毒症患者中罕见,血涂片可观察到细菌,并出现血培养阳性。血标本存在微生物时,PLT直
5答:检验前变异如血标本采集技术不规范,可导致假性PLT计数减低。例如:血标本采自血液稀释的静脉输液管道或近输液处,可明显导致假性PLT计数减低;静脉穿刺困难或新生儿血液难以采集
6答:血液分析仪(HA)测定PLT常有很多干扰因素,尤其检测的标本来自婴儿末梢血。原因有:①婴儿末梢血采集较困难,常会过度挤压及混匀而致标本溶血,产生红细胞碎片;②婴儿出生后生长发育
7答:在血液分析仪检测PLT计数中,常见计数结果明显减低而患者并无临床出血症状的现象,此原因很可能是患者的非病理因素所致。例如: 末梢血采集不当:如过度挤压采血部位,使组织液渗入
8答:准确计数PLT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非常重要。目前,血液分析仪(HA)血小板计数一般有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两种。电阻抗法计数根据体积大小区别不同的细胞或颗粒,而不能识别相
9答:按血液分析仪(HA)计数原理,大多数情况下PLT计数的结果均较准确,但有时血标本在体内外干扰因素下,可使HA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结果,此时仪器无法鉴别出PLT,便可触发报警。值得注意的
10答:目前,血液分析仪(HA)PLT计数在多数情况下,检测结果既快速且准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产生假性计数结果。迄今为止,已知产生假性PLT计数结果的因素有血标本量不足、血标本抗凝剂
11答:规范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质量管理对于PLT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环节有:检验前:①采集末梢血应顺利,避免挤压使组织液渗入,造成PLT减低;②采集静脉血时要顺利,避免多
12答:不同血液分析仪(HA)计数血小板的原理和技术不尽一致,当血标本存在干扰血小板计数的因素、超出了仪器分析能力时,仪器常作出报警;因此,应熟悉HA计数血小板的一般原理和技术,有助于
13答:血液分析仪(HA)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电阻抗法的二分群、三分群计数和联合光、电、染色等多项技术的五分类计数。电阻抗法仅根据溶血剂作用后的白细胞体积大小分群计数;联合光、电
14答: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散点图(scattergram,scatterplot)上,每个点代表被测定的一个细胞或某种颗粒,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细胞或某种颗粒的两项特性,因各种细胞理化
15答:血液分析仪可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结合核酸荧光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是:半导体激光照射在通过鞘流技术处理的细胞上,可根据每个细胞所产生的三种信号来鉴别
16答: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反应是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此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中,早期原始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反应为阴性,早幼粒以后各阶段细胞都含有过氧化物酶,含量
17答:体积-电导-散射(VCS)技术的白细胞分类法,能使白细胞在未做任何处理,保持细胞表面、胞质及细胞大小等特征与体内形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得出检验结果。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使用鞘
18答:采用电阻抗原理的血液分析仪只能将白细胞分为三群,原因是:电阻抗型的血液分析仪,根据白细胞体积大小进行分群,而经溶血剂处理的原五类白细胞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在白细胞直方图
19答: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但是,在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异常(如白细胞数量较低)需要确认,仍需采用显微镜法进行血细胞复检。显微镜检查是血细胞形态观察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