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1 | 答:脾脏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脏是破坏变形能力减低的红细胞造成其溶血的主要场所。由于变形能力降低,球形红细胞不能通过脾索的缝隙,球形红细...... |
![]() |
2 | 答:根据贫血、黄疸、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即可作出诊断,阳性家族史有助于确诊。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应该综合考虑以下5方面: 具有...... |
![]() |
3 | 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遗传缺陷表现为异质性,即有不同遗传方式和不同的临床严重程度。虽然阳性家族史是HS的临床特点之一,约75%的HS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明显,...... |
![]() |
4 | 答:2011年,英联邦HS诊疗指南推荐,患者若有HS家族史、有典型的HS临床特征(脾肿大)和血象参数(MCHC增高、网织红细胞增高、有球形红细胞),无须进一步检查即可明确诊断。目前尚没有单独...... |
![]() |
5 | 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实验室特征表现为:①网织红细胞升高;②MCV下降,MCH和MCHC可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多正常;③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常10%;④慢性溶血者以血管外...... |
![]() |
6 | 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男女患病机会相等。以不同程度贫血、黄疸、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为特征。本病主要是由于调控红细...... |
![]() |
7 | 一、脾切除:HS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它能减轻绝大多数HS的贫血,使网织红细胞接近正常(降至1%~3%)。对于多数重型HS,虽然不能完全缓解,但能显著改善症状。一般切脾后数日黄疸消退,血...... |
![]() |
8 | 一、造血危象大多数HS在其疾病过程中可发生各种造血危象,加重贫血。1)溶血危象:最常见,症状轻微,常无显著临床意义,病程呈自限性,一般继发于各种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一...... |
![]() |
9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具有特有的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所见。因此,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大多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
![]() |
10 | 一、血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2%,最低为2%,一般为5%~20%。当发生再障危象时,外周血三系均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
![]() |
11 | 贫血、黄疸和脾大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三者可同时存在,也可单一发生(下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症状至危...... |
![]() |
12 | H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的异常,其主要的分子病变涉及膜收缩蛋白(spectrin)、锚蛋白(ankyrin)、4. 2蛋白(protein 4. 2)和区带3蛋白(band 3),见表下表。红细胞膜的主要蛋白...... |
![]() |
13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外周血中可见到许多小球形红细胞的家族遗传性溶血性疾病。HS是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主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合成几种细胞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