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色素性皮肤病
共77

色素性皮肤病

黑素是决定皮肤色泽的主要因素。黑素是皮肤成为褐色、黑色的主要色素,是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产生的,黑素在黑素细胞内合成仅是黑素代谢的第一个阶段,此外,还有生成的黑素从黑素细胞转移到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及在角质形成细胞内降解两个阶段。

HOT
  • 劳吉尔-亨齐克尔综合

    劳吉尔-亨齐克尔综合

  • 泛发性黑子病(泛发性雀

    泛发性黑子病(泛发性雀

  • 黑子(雀斑样痣)

    黑子(雀斑样痣)

  • 痣(色痣):即通常所说的痣

    痣(色痣):即通常所说的痣

  • 斑驳病(Piebaldism、白

    斑驳病(Piebaldism、白

  • 无色素性痣(脱色素痣)

    无色素性痣(脱色素痣)

  •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

  • 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

    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

  •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 白癜风:从病因研究到诊

    白癜风:从病因研究到诊

1

人体肤色随人种的不同而有白、黄、棕、黑之分,同一人种也随个体而异,即使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期,不同部位的颜色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肤色女性较男性、青年较老年淡,阴囊、阴唇、......

黑色素与皮肤病
2

色素分界线即深肤色人种的色素减退斑纹(hypopigmented markings in dark-skined people),又名Futcher线或Voigts线,它是位于人体肤色较深与其相毗连的较浅色泽间的一种散在而鲜......

色素分界线(Futcher线、Voigts线)
3

雀斑是常见于面部的一种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日晒可促发和加重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倾向,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接受日光、X线、紫外线照射后,能使表皮中黑素体迅速变......

雀斑:从认知到治疗参考
4

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斑称为黄褐斑,肝病患者多有之,又称肝斑,多对称分布于面颊部,形如蝴蝶亦称蝴蝶斑,见于孕妇的也称妊娠斑,中医称“黧黑斑”。病因及发病机制黄褐斑的......

黄褐斑:从认知到治疗参考
5

蒙古斑是发生于婴幼儿腰骶部的蓝灰色斑,出生时即有,几年后自然消退。有色人种较多,白种人少见。一、病因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胚胎期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期间,停留在真皮深部......

蒙古斑
6

咖啡斑为界限清楚的色素沉着斑,有时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发生。咖啡斑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已存在,随年龄的增长,损害可增大,数目增多。损害为散在分布,界限清楚,形状、数目不......

咖啡斑
7

本病又名赖特综合征(Wright syndrome)、麦丘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Me Cune-Albright syndrome)、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以骨纤维性发育异常、局限性色素沉着斑及性早熟为特点。病......

奥尔布赖特综合征
8

黑子系指皮肤或黏膜上的褐色或黑色斑点,又称雀斑样痣,我国古代医书称为黑子或黑子痣。皮肤的任何部位,以及皮肤黏膜交界处或眼结合膜均可发生。本病常见,为颜色一致的褐色或黑褐......

黑子(雀斑样痣)
9

本病又称日光性黑子(solar lentigines),见于中老年人的长期曝光部位,如手背和额部。损害为灰色、暗棕色或黑色的不规则形斑疹或斑片,表面光滑而颜色一致,无角化,边界清楚。直径1~5mm......

老年性黑子
10

本病又被译为泛发性雀斑样痣,系指从婴儿开始、间隙出现逐渐增多的多发性黑子。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有两种情况:发疹性黑子病(eruptive lentiginosis) 发疹快速且较突然,短短的......

泛发性黑子病(泛发性雀斑样痣)
11

恶性黑子又称老年性雀斑(senile freckle)、原位黑素瘤(melanoma in situ)、非侵袭性黑素瘤(noninvasive melanoma)、Dubreuilh癌前局限性黑变病(Dubreuilh's melanosis circumscrip......

恶性黑子(老年性雀斑)
12

晒斑样黑子又译为晒斑样雀斑,系指因过度日晒而出现重度晒斑后,在日光暴露部位出现的星状褐色色素沉着斑。一旦出现,终生不退。有认为常见于黑素瘤患者,但不是黑素瘤的先兆病变。......

晒斑样黑子
13

本病又被译为PUVA雀斑样痣,系指因接受长波紫外线及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者,在照射部位发生的局限性、大的不规则形斑点或持久性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而似弥漫性黑子、痣样黑子。其......

PUVA黑子(PUVA雀斑样痣)
14

太田痣又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ophthalmomaxillaris)、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oculoderma melanocytosis),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

太田痣
15

伊藤痣又名肩峰三角肌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acromiodeltoideus)。由伊藤于1954年首先报道。除部位不同外,损害特征和病理改变与太田痣相似。色素斑位于锁骨上后支和皮......

伊藤痣
16

本病为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曾认为是太田痣的一个变种。1987年孙啟璟等首先描述本病。在他们调查的2677人中,发病率男性为0.2%,女性为1.2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太田......

颧部褐青色痣
17

色素性毛表皮痣又称Becker痣(Becker's nevus)、Becker黑变病(Becker's melanosis)、痣样黑变病(melanosis naeviformis)或迟发性扁平痣(nevus spilus tardus),是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

色素性毛表皮痣
18

黑化病罕见,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可较一般人深,有遗传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可有一些变异型。自出生或婴儿期皮肤即开始表现过度色素沉着,并且到5~6岁时色素还在......

黑化病
19

Riehl于1917年,首次报道本病,因发现于战争年代,推测是由于战争环境下长期食用低劣食品造成,故亦称为战争黑变病(war melanosis)。此外,患者常有使用粗制化妆品史等,故本病又可能是一......

瑞尔黑变病
20

本病是由于长期反复机械性刺激致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又称Kobner型黑皮病、骨隆起部皮肤异常色素沉着、尼龙浴巾黑变病。日本武藤等于1980年首先描述本病,肥田野信于1984年提出摩......

摩擦黑变病
21

焦油黑变病又称中毒性黑素皮炎(melanodermatitis toxica)、中毒性苔癣样黑素皮炎(melanodermatitis toxica lichenoides),是一种职业性皮肤病,系指长期暴露于焦油及其衍生物所致的......

焦油黑变病
22

女子颜面黑变病又称色素性化妆品皮炎(pigmented cosmetic dermatitis),是由化妆品成分所引起的女性面部色素沉着反应。黄种人居多。化妆品中的某些香料、防腐剂和乳化剂是引起......

女子颜面黑变病
23

本病系专指重度恶病质状态者的弥漫性色素沉着。可见于极度饥饿、吸收不良综合征[如卡他性痢疾和肠道脂肪代谢障碍(Whipple病)]、慢性肝功能和肾衰竭、淋巴瘤和其他恶性疾病引起......

恶病质性黑变病
24

本病系指色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黑素细胞浸润,故又称神经、皮肤、成黑素细胞增多综合征(neuro-cutaneous melanoblastosis syndrome),罗基坦斯凯-范middot;比格特综合征(Rokitansk......

神经皮肤黑变病
25

本病又称肢端色素沉着(acropigmentation)、进行性月支端色素沉着病(pogressive acropigmentation)。1923年Thomas首次报道1例色素斑从指(趾)甲周围扩展并进行性加深的婴儿病例,称之......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
26

本病又被译为泛发性黑变病(universal melanosis)、炭孩。Ruiz-Maldonado等于1978年首次报道1例3岁2月男孩,患儿为墨西哥籍人,出生时为白人,出生后第15天时面部、四肢色素增加,然后......

泛发性获得性黑变病(炭样婴儿)
27

本病又称Civatte病,以一种网状色素沉着斑中间杂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轻度萎缩的淡白色斑点为特征,多见于绝经期妇女,皮损见于暴露部位,故又称之为绝经期日光皮炎(menopausal solar de......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Civatte病)
28

本病为一种慢性的皮肤网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的皮肤进行性萎缩的疾病。可为特发性,其病因不明者即Jacobi型,称为特发性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但大多数是一些不同疾病某一阶......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
29

本病由Roth mund于1868年首先描述,以后Thomson等相继报道。Rook等于1960年将其称为罗斯家德-汤姆森综合征(Rothmund-Thomson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综合征。本病又称布洛......

先天性皮肤异色病
30

本病又称为特发性后天性斑状色素沉着(pigmentation idiopathia macularis acguisitum),原因不明,是一种好发于青年人躯干部的多发性色素沉着斑。本病少见,好发于10~30岁的青少年,男......

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31

本病又称肢端色素沉着症。日本北村于1943年首先报道本病。不明原因导致活化黑素细胞增多和黑素体向角质形成细胞转运。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任何种族均可发生,多在儿童期至20......

网状肢端色素沉着(北村)
32

本病又被译为屈曲部网状色素沉着症(reticulate pigmentation of the flexures)、屈侧网状色素性皮病(reticulate pigmentation dermatosis of the flexures),也称黑点病(dark dot......

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
33

本病为泛发性斑点状棕色斑并逐渐演变成不规则细网状。常发生在有血缘的亲属中,有认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于婴儿期,多在2岁左右发生。皮疹以躯干部最明显,可累及颈、肩、......

网状色素性皮病
34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系指对称性散布于手背、足背的雀斑样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又称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土肥)(acropigmentation symmetrica of Dohi)、对称性点状和网状白斑......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35

本病罕见。1971年首次报道,黑人家族两代人中有4人发病,国内首次于1986年发现山东某县一家族中有18人发病(其中12人为现症,6人已故),提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色素沉着斑出生后......

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症
36

本病罕见。Toyama于1929年在日本首先报道本病。以全身泛发性色素沉着伴色素脱失为特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幼发病,一般在出生后1年内发病,也有晚发者。界限清楚、深浅不......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
37

该病又称先天性弥漫性黑变病(congenital diffuse melanosis),由Braun-Falco等于1972年首次报道2例姐妹患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是胚胎期神经外胚层畸形导致的。患者出生时......

先天性弥漫性皮肤色素斑
38

皮肤的色素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色素包括黑素、脂色素、含铁血黄素与胆色素等,外源性色素包括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药物、重金属与异物等。多数已在相应章节介绍,本......

异常色素沉着
39

Kalter等于1988年首次命名本病。线状和旋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是以沿Blaschko线分布的线状和旋涡状的过度色素沉着以及黏膜、眼睛和掌跖不受累为其临床特点(图3-27-36,图3-27-......

线状和旋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
40

本病是皮肤血管瘤合并黑素细胞痣或表皮痣的一种综合征,1947年Ota首次报道,一般出生时即有。色素和血管痣性皮损的形成是由于胚胎期神经嵴的血管舒缩神经细胞和黑素细胞发育异......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41

Weary于1969年首次报道两个无关的黑人家庭中的7名成员患此病。本病见于黑人,幼年发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泛发性色素沉着性斑点伴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的异色病样损害以......

遗传性硬化性皮肤异色病
42

本病系指眉毛和颧骨之间的眶区表皮黑素沉着,又称眶周黑变病(periorbital melanosis)、眼下圈(circles under the eyes),俗称黑眼圈。起病于儿童时期,女性多于男性,常为家族性发病。......

家族性眶周色素过度沉着症
43

本病系指阴茎部的不规则色素斑。Koph等于1982年报道1例男性患者的阴茎部发生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将其取名为阴茎黑子(penile lentigo)。Leicht在1988年报道3例并改称为非典型性......

非典型性阴茎黑素斑
44

重金属沉着病系指某些重金属化合物作为药品长期使用或因职业接触,重金属微粒沉积在真皮内而引起皮肤变色的疾病。常见的是由银、金、铋、汞化合物经血液循环吸收带到皮肤或通......

重金属沉着病
45

意外粉粒沉着病系指由职业及各种意外事件,使某些不溶性粉粒异物经身体表面的伤口进入皮肤,并在皮肤上显现出各种永不消失的色素性斑点。病因多种。如在开山或基建爆破作业和交......

意外粉粒沉着病
46

文身又称墨缄法(刺花),系人为地把不溶性色素注入真皮,而在皮肤上做出永不消退的字画,当作身体的一种装饰或某一种标记。文身法是先在人体上画好文身者所需的字画图案与颜色,然后选......

文身及其去除
47

本病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暂时性表现,约10%以上的婴儿有此现象,以突然发生的躯干肤色改变为特点,即以身体正中线为界限,一侧潮红,而另一侧苍白,虽然两侧皮肤颜色迥然不同,但尚难判断哪......

婴儿多种颜色变化综合征
48

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系指除黑素以外,在体内有很多代谢物若过剩或以异常形态或部位存在时,以及由于代谢原因生成的一些物质均可引起皮肤颜色的改变,如胡萝卜素血症(carotenemia)......

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
49

本病系指长期接触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颜色改变,故又称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发的色素沉着(drug or chemical-induced hyperpigmentation)。原因不明。可能是化学物质的直......

外源性色素沉着
50

本病系指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后继发色素沉着,又称为炎症后黑变病(postinflammatory melanosis)。病因及发病机制在正常皮肤中巯基与酪氨酸酶活性处在相对平衡中,使皮肤维持正常颜......

炎症后色素沉着
51

本病由日本速水于1944年首先报道,为玫瑰糠疹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类似玫瑰糠疹,只是其颜色呈青灰色,消退较慢,病程较长,故又称色素性玫瑰糠疹(pigmento-genes pityriasis rosea)。本......

色素性玫瑰疹
52

本病病因不明,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皮损始发于乳房间区及背中部,以后逐渐累及乳房、上腹部、耻骨部、上背及骶部。初为淡红色扁平或球形小丘疹,逐渐增大而呈灰褐色,表面角化略......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53

本病又称斑点状黑子(speckled lentigines),也被译为斑点状黑子样痣(speckled lentiginous nevus)。本病与日光暴露无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特定好发部位,皮肤与黏膜均可发生。皮损......

斑痣(斑点状黑子)
54

蓝痣是真皮黑素细胞局限性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1906年Tieche首先报道,又称蓝神经痣(blue neuronevus)、色素细胞瘤(chromatophoroma)等。有两种不同类型:普通蓝痣及细胞蓝痣。病因......

蓝痣
55

痣(mole)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黑素细胞痣(melanocytic nevus)、色痣、细胞痣(cellular nevus)、痣细胞痣(nevocellular nevus,nevocytic nevus)。本病常见,几乎每人都有,从婴......

痣(色痣):即通常所说的痣(痣的医学解读)
56

先天性色痣与色痣不同点是,出生时即有,不遗传。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大小差异大,小自几毫米,大至覆盖整个头皮、肩部、全背部或一侧肢体。损害直径在10cm内或小于患者手掌大小的称先......

先天性色痣
57

结合膜痣又名睑分裂痣(divided lid nevi)、先天性分裂痣(congenital divided nevi)。结合膜痣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变化与发生在皮肤上的色痣一样。系发生在上下眼睑的先天性小痣,......

结合膜痣
58

甲母痣系指甲基质中的交界痣,其色素溢出至甲板,并随着甲板的生长而向前推移至甲缘,在甲板上呈现稍隆起的纵行的棕黑色条纹。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一旦出现,持续不退,少数可恶变。甲板......

甲母痣
59

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后天性色痣,临床表现与其他色痣类似,常发生于头、颈、躯干、上臂和足部,表现为单个淡褐色,稍隆起的柔软丘疹,1~5mm大小。组织病理示混合痣或皮内痣,可见......

气球细胞痣
60

本病1978年由Clark首先报道,倾向于家族发病。同年Lynch等称其为家族性非典型性多发痣-黑素瘤综合征(femilial atypical multiple mole-melanoma syndrome),又称Clark痣(Clark nev......

发育不良痣
61

本病又称梭形细胞痣(spindle cell nevus)、上皮样细胞痣(epitheloid cell nevus)、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痣(spindle cell and epitheloid cell nevus)、斯皮茨痣(Spitz nevus)、幼年......

良性幼年黑素瘤
62

本病以唇、口腔黏膜色素斑点和肠道息肉为特征,又称口周色素沉着肠道息肉综合征(perioral pigmentation-intestinal polyposis syndrome)、口周黑子病(periorificial lentiginosi......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63

本病是一种唇、口腔黏膜和指(趾)甲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由Laugier和Hunziker与1970年首先报道。此后报道的病例多来自欧洲,其他地区则较少见。我国马东来等于2006年报道8例,说明......

劳吉尔-亨齐克尔综合征
64

本病少见。两性发病率相似,常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肿瘤多发生在上颌的前部,表现为口腔有色素团块,也有发生于前囟、肩部、纵隔及附睾的病例。肿瘤可能来自神经嵴。临床上应与......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叶肿瘤
65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我国古医书中称白癜风为“白癜”“白驳”或“白驳风”。本病常见,估计人群中至少有1%~2%的人患白癜风。一般肤色越深的人发病率越高,黄种

白癜风:从病因研究到诊断治疗总结
66

本病又称晕痣(halo nevus),可能是白癜风的一型,有时和白癜风同时发生。通常是指围绕色素痣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此后痣本身也可退色而皮损继续发展。1887年Hebra首先记载了以色痣......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晕痣型白斑)
67

本病又称白斑病(leucopathia),先天性色素缺乏(achromia congenitalis)等。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部分或完全的色素脱失的一种先天性皮肤病。两性发病情......

白化病(白斑病)
68

本病又称(先天性)图案状白皮病[(congenital)pattemed leukoderma]、白驳病(white spotting)。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色素减少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Morgan于1786年首次报......

斑驳病(Piebaldism、白驳病)
69

本病是一种老年性退化现象,由于皮肤中的D0PA阳性黑素细胞数目减少所致。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患者常伴有其他老年性变化,如老年疣、老年性血管瘤及灰白发等。男女发病率大致相......

老年性白斑
70

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是1966年首先由Cummings及Cottel提出的病名,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独立的皮肤病。本病又称为播散性显状白皮病(disseminate lenticular leucoderma)病因不明......

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播散性显状白皮病、白斑)
71

贫血痣少见,其人群患病率不详。女性多于男性。在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发生,亦可晚发,终生不退。一、病因贫血痣是一种血管组织发育缺陷,不是结构上的变化,而是一种先天性功能异常,患处......

贫血痣
72

临床上斑秃与白癜风伴发并不少见。斑秃与白癜风在发病机制、病程、病理及治疗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有明显的精神神经因素,即身心创伤史,其与自体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注目......

斑秃后白斑
73

据Browne描述,热带减色斑是热带地区相当常见的一种疾病,以成群、大小一致的小减色斑为特点。常对称分布于前臂、上臂、三角肌区,亦常局限于躯体的一个区域,如肩胛部与臂部。没有......

热带减色斑
74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前无炎症及前驱症状。一、临床症状临床上并不少见。任何种族均可发生,多见于肤色较深的20~40岁男性,女性病例少。好发于腰、背、臀部,而胸、腹、臂、大腿亦可......

假梅毒性白斑
75

1884年Lesser首先报道本病并取名为无色素痣。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局限性白斑,又称脱色素痣(nevus depigmentosus)。本病病因不明。根据本病的先天发病,没有家族史,损害局限......

无色素性痣(脱色素痣)
76

本病又称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白斑综合征、原田病,是一种少见的伴有神经病变的眼皮肤综合征。Vogt于1906年首次描述了该病,患者表现为双侧......

伏格特-小柳综合征(白斑综合征、原田病)
77

本组疾病不是由于原发性黑素细胞结构或功能缺陷所致的色素减少,而是后天获得性色素减少症(acquired hypomelanosis)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炎症后白斑病是指发炎部位皮肤的继发性......

炎症后白斑病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