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又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ophthalmomaxillaris)、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oculoderma melanocytosis),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日本患病率为0.3%~1.0%;我国武汉地区体检4278人,有太田痣7人,患病率为0.16%。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35%。
病因
太田痣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有研究认为太田痣与蒙古斑区别在于其色素斑通常为斑点状而不均匀一致,黑素细胞位于真皮上部且数量较多,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临床症状
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别是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有几例累及眼部的太田痣发生脉络膜、虹膜、眶部或脑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报道。
右下眼睑及颧部见不整形青灰、蓝及褐色色素斑
面颊、上下眼睑及颈部见褐色、青灰、蓝黑色色素斑,色素可波及巩膜。此例为两侧发生
诊断及鉴别
组织病理:充满黑素颗粒的黑素细胞散布于真皮中上部胶原纤维束之间,与蒙古斑相比,黑素细胞量更多,位置也较表浅。在稍隆起和浸润的色素斑处黑素细胞量更多,往往丛集排列,类似蓝痣,而结节性损害的组织相和蓝痣不能区别。
根据色素斑的发生部位及颜色即可诊断。有时需与黄褐斑、咖啡斑、蒙古斑、蓝痣等鉴别。蒙古斑出生时即有,随年龄增长而消退。蓝痣为蓝色的丘疹或小结节,好发于手足背和面部,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集聚成团。
预防及治疗
太田痣严重影响美容,患者又治疗心切,故医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均需顾及其美容效果。色淡而范围小者,可试用液氮冷冻、化学剥脱与皮肤磨削术等,部分病例可获较好效果。色深或范围较大者,对上述疗法疗效差,可选用染料脉冲激光如红宝石和Nd:YAG激光治疗,因其可透过表皮破坏真皮黑素细胞中的黑素颗粒,使其破裂,破裂的黑素体被吞噬细胞消除。术后不留瘢痕,可达较好美容效果。
中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有报道认为太田痣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引起气血失调、气血淤滞所成,根据补肾气、活血法则,选用生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桃仁、红花等。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