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结缔组织病
共19

结缔组织病

广义的结缔组织病包括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原发性侵犯结缔组织的一组疾病;狭义的结缔组织病只包括疏松结缔组织由于明显的免疫性和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组疾病,后者即弥漫性胶原病,用来表示一组以全身性结缔组织变化,尤其是细胞外成分变化为特征的急、慢性疾病。

HOT
  • <font color='red'>硬皮病:从认知到诊疗研</font>

    硬皮病:从认知到诊疗研

  • 红斑狼疮:从认知到诊疗

    红斑狼疮:从认知到诊疗

  • 皮肌炎:从认知到诊疗

    皮肌炎:从认知到诊疗

  • 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

    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

1

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等。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包括常住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流动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和多......

结缔组织病及抗体
2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于15~40岁女性、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是一个病谱性疾病,病谱的一端为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

红斑狼疮:从认知到诊疗医学研究总结
3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症候群。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静脉或动脉栓塞、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症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人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抗......

抗磷脂综合征
4

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血管,常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儿童皮肌炎多发生在10岁以前,常伴钙质......

皮肌炎:从认知到诊疗
5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疾病。硬皮病的分类:一、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1.硬斑病(morphea) 点滴状......

硬皮病:从认知到诊疗研究
6

本病于1933年Sjouml;gren首先记载,是一种以泪腺和唾液腺的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及口腔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名干燥综合征(sicca......

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S)
7

本病又称重叠结缔组织病。随着对结缔组织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发现这些疾病在免疫及临床症状上有重叠现象,例如在同一患者身上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互相重......

重叠综合征(重叠结缔组织病)
8

1972年Sharp指出本病为临床上具有SLE、系统性硬皮病和多发性肌炎特征的,血清中有高滴度RNP抗体,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的一组疾病。目前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女性发病较......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9

本病为一种累及肢体皮肤深筋膜而有硬皮病样表现的结缔组织病。1974年Shulnan首次报道3例,曾名为伴高gamma;球蛋白血症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弥漫性筋膜炎(diffuse fasciitis w......

嗜酸性筋膜炎
10

本病于1956年由Engfeldt及Zetterstrom首先报道。其后本症的报道陆续增多。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一种。由于本病有弥漫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广泛的结缔组织病变,故以此......

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11

本病为Hardy和Anderson(1968年)提出的一组病因不明、血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Loffler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Loffle......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12

本病又称斯蒂尔病(Still's disease)。本病中25%患者可见皮疹,男孩皮疹发生率(36%)较女孩(22%)高,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皮疹为小的非瘙痒性的斑疹或丘疹,直径约3mm,边缘不规则。大的损......

幼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斯蒂尔病)
13

本病又称过敏性周期热(febris periodiea hyperallergica),于1943年由Wissler首先报道,称Wissler综合征,1946年Fanconi以变应性亚败血症命名本病,又称魏斯勒一范克尼综合征(Wissler-......

变应性亚败血症
14

皮下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RA)比较特征性的皮损,见于20%~30%RA患者。其特点是半球形隆起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从2.0mm到2.5cm或更大。质硬如橡皮,一般无压痛。可与皮肤粘连或不粘连。常......

类风湿结节
15

周围血管损害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特征,常发生在类风湿因子滴度高及有全身并发症者,如心包炎及Felty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局限性可触及紫癜,躯干非特异红斑,血管......

类风湿性血管炎
16

边缘性红斑(erythema marginatum)又称轮状红斑(erythema circinatum)是风湿热的特征性皮损,发生率约为25%,为无痛性、无自觉症状、粉红色、浅表性半圆和环状损害。一般在数天内消失......

风湿热的皮肤表现
17

又名汉克一罗森伯格综合征(Hench-Rosenberg syndrome)、发作性风湿症。是一种不常见的复发性急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关节无变形或障碍,也无血清学异常。发病年龄9~54岁,以30岁左......

复发性风湿病
18

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首先由Chaouat等于1988年报道。患者可在咽峽炎过程中突然发生多关节疼痛。数天后,手指水肿发红,多汗,紧绷,影响弯曲,并在手指、手背、耳部等处出现丘疹,后为结......

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
19

又名萎缩性多软骨炎(atrophic polychondritis)、系统性软骨软化症(systemic chondromalacia)或von Meyenberg病。特点为关节与非关节部位的软骨间歇地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局部软骨......

复发性多软骨炎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