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为临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主要由B型菌株所致,可引起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炎、蜂窝织炎、败血症及少见的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包炎等感染,无荚膜流感杆菌是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20世纪60和70年代氨苄西林(ampicillin)为治疗流感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972年,欧洲报道了第一例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1974年美国亦有了报道。引起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TEM-1酶,并为质粒所携带,造成氨苄西林治疗失败,但酶抑制剂复方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对之有效。至1980年出现了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使上述二药的治疗无效,此后不久又出现了对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等多重耐药菌株。目前在欧美国家,带有TEM-1酶的菌株约13%,在某些地区可高达48%,氨苄西林耐药株遍布全球。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资料显示约有30%左右的流感嗜血杆菌可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氨苄西林耐药,有文献报道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因非酶机制而对氨苄西林耐药,该类细菌的检出率大约为2%。此外,该类细菌对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多西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呈敏感,耐药率均在10%或以下。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