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
1 | 英文: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 syndrome;同义名: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ICD风暴,室速风暴,电风暴。概述心室电风暴(VES)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 |
![]() |
2 | 英文:biventricular transposed aorta and left ventricular stenotic pulmonary artery syndrome;同义名:变异型大血管转位综合征。病因与病理病因末明,系先天性心脏畸形,属于...... |
![]() |
3 | 心室内有缓慢而不规则宽大畸形Q RS-T波群出现,但不能引起心室肌有效收缩,呈现心室电-机械分离现象。常见于临终前。 |
![]() |
4 | 异—心室肌交接区传出阻滞系指心室异位起搏点与其周围心室肌之间或心室折返径路内发生的传导阻滞。各种频率的室性心律,包括窒性逸搏心律、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阵发性...... |
![]() |
5 | 加速的室性逸搏及其心律基本概念:心室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轻度增高时(频率41~100次/min),出现1~2个搏动,称为加速的室性逸搏;若连续出现ge;3个搏动,则称为加速的窒性逸搏心律。若心室...... |
![]() |
6 | 心室内折返形成的条件需具备3个条件: 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连接处在结构或功能上存在两条或多条传导径路,为心室内双径路或多径路传导的电生理基础; 在一条径...... |
![]() |
7 | 发生机制 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局部激动对心室颤动的触发起着重要作用,而心室颤动的维持主要是折返机制。由功能性阻滞形成的主导折返环和结构性阻滞形成的折...... |
![]() |
8 | 心室扑动是一种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极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呈蠕动状态失去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持续时间短暂,很快转为心室颤动,有时可转为室性心动过速。常...... |
![]() |
9 | 时相性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它的发生与冲动提早出现有关,即通常所说的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征 提早出现室上性冲动,其下传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4s。其心电图特征:...... |
![]() |
10 | 纵隔主要为心脏和心包占据。在心脏断面上,可见3个心腔,左心房已消失。左心室位于左后方,构成心尖。断面呈半圆形,室壁较厚,9~12mm。心腔有较发达的肉柱和乳头肌。室间隔呈斜位,介...... |
![]() |
11 | 左心室(left ventricle)位于左心房的左前下方,右心室的左后方。左心室构成心脏胸肋面的小部分、膈面的大部分和左侧面。在左侧面,隔心包与胸膜和左肺相贴。在膈面,隔心包与膈的中...... |
![]() |
12 | 心室的分隔与心球远端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以及动脉干分为肺动脉和主动脉通道有关。人胚第4周末,在原始心室底壁中部(球室沟下部),室壁组织突人心腔内形成一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 |
![]() |
13 | 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是最为危重的一种心律失常。心室肌发生绝对无序而小的兴奋,心室已不能进行整体的收缩,丧失了泵的功能。因为不能搏出血液,持续数分钟以上,患者可能死亡。这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