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扑动是一种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极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呈蠕动状态失去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持续时间短暂,很快转为心室颤动,有时可转为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心脏病或其他疾病临终前的心电图改变。其发生机制很可能与心房扑动相似,系激动在心室内沿着固定的折返环路折返产生波形一致、间距匀齐的心室扑动波。
- 典型心室扑动: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规则的、连续的、快速的、高振幅的“正弦曲线”波形,无法辨认QRS波、ST段及T波;频率180~250次/min。
- 不纯性心室扑动:在典型的心室扑动波形之中,夹有少量的心室颤动波或扑动波的形态、波幅、间距有所不同。
心室扑动主要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相鉴别,见下表所示。
鉴别要点 |
心室扑动 |
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颤动 |
发生率 |
最少见 |
多见 |
少见 |
临床表现 |
出现阿-斯综合征 |
视室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有血压下降或晕厥发作 |
出现阿.斯综合征 |
心室节律 |
规则 |
基本规则或规则 |
绝对不规则 |
心室率 |
180~250次/min |
100~250次/min |
150~300次/min,也可>300次/min |
QRS-T波群 |
QRS波、ST段、T波不能分辨,呈大的“正弦曲线” |
清晰可辨 |
不能分辨,呈大小不等的圆钝形波 |
心室波形一致性 |
一致 |
一致 |
不一致 |
心室波幅 |
最大 |
可大可小 |
较小 |
心室波宽度 |
最宽 |
较款,≥0.12s |
相对较窄 |
等电位线 |
无 |
有 |
无 |
预后 |
恶劣 |
相对较好 |
很恶劣 |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pdcd/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