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
1[病理生理]四、病理生理学 |
主动脉夹层有两种典型类型:一种是壁内血肿,另一种即所谓狭义的主动脉夹层。在夹层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夹层内壁继发破裂口,从而使主动脉夹层腔减压,因此,有继发破裂口的夹层比盲袋样 |
![]() |
2[辅助检查]七、诊 断 |
多在腹膜后器官被阻塞而引起严重症状,如输尿管受压出现少尿和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尿毒症时才发现,或行剖腹探查术后被确诊,如有下列情况可考虑为本病。放射性核素扫描和PET |
![]() |
3[辅助检查](三)空间关系的判断 |
正常时右心房位于左心房的右侧、稍偏前,当左心房增大时在后前片上可见其向右膨凸,超越右心房,而此时二尖瓣和左心耳的附件则仍留在正常的位置,即位于中线的左侧。右心室位于左心 |
![]() |
4[辅助检查]第2节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
检查时患儿最好处于睡眠或安静状态,不能配合的患儿检查前予以6%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安定或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以镇静,待患儿安静后再行检查。患儿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检查心脏 |
![]() |
5[诊断](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主动脉夹层病变可涉及身体不同部位,因此临床症状可与相应部位疾病相类似,必须详细了解症状发生及进展情况,密切观察体征变化,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临床上虽有休克表现,但血压下降 |
![]() |
6[辅助检查](三)空间关系的判断 |
心脏由三对结构组成,即心房、心室和大血管。正常时右心房位于左心房的右侧、稍偏前,当左心房增大时在后前片上可见其向右膨凸,超越右心房,而此时二尖瓣和左心耳的附件则仍留在正 |
![]() |
7[治疗]2﹒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 |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应当仔细检查二尖瓣前瓣及其腱索,观察是否存在继发性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必要时需要打开左心房进一步检查后瓣。即首先切开主动脉,切除主动脉瓣,此 |
![]() |
8[病理生理]二、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脾动脉亦可受累),而肺循环 |
![]() |
9[治疗]六、手 术 方 法 |
永存动脉干患儿的麻醉有其特殊性。由于舒张期从主动脉到肺动脉的分流,使主动脉血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如动脉干瓣膜反流,将进一步加剧主动脉血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的降低。随 |
![]() |
10[辅助检查]第13章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是将心导管顶端送到选定的心腔或大血管腔内,然后将造影剂快速注入,使其在X线下显影,同时用快速连续摄片或电影、录像等方法记录心脏和大血管的显影过程,通过分 |
![]() |
11[病例]病例8 |
胎儿复杂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不均衡性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永存左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缺如。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两个大动脉的横断面,主动脉位于右前方,肺动脉位于左后方 |
![]() |
12[辅助检查](四)食管中段切面 |
探头插入深度约31 ﹒ 0~35 ﹒ 0cm,位于食管中段。1 ﹒探头面向前方,显示一系列以主动脉瓣为中心的切面。换能器晶片为0°~30°时,斜切主动脉根部和左心室流出道。换能器晶片从60 °开 |
![]() |
1310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危险 |
在70岁以上人群中,有近95%的人收缩压高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这是老年人高血压常见的一种形式— —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反之,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的回缩能力减弱, |
![]() |
145单纯性舒张压升高是不是很危险 |
测血压发现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有时收缩压及舒张压之间的脉压很小,如130/110毫米汞柱。那么,为什么中年高血压病初期大多是单纯舒张压升高呢?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处 |
![]() |
15[辅助检查]第13章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是将心导管顶端送到选定的心腔或大血管腔内,然后将造影剂快速注入,使其在X线下显影,同时用快速连续摄片或电影、录像等方法记录心脏和大血管的显影过程,通过分 |
![]() |
16[临床表现]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四联症最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绀和血缺氧。出生后短期内由于动脉导管尚未闭合,肺循环血流可来自未闭的动脉导管,因此临床上常不呈现发绀。漏斗部狭窄病例发生漏斗部痉挛时,狭 |
![]() |
17[生理学]七、主动脉囊和动脉弓的演变 |
主动脉囊发出6对主动脉弓,与背侧主动脉相连接,各对主动脉弓在胎儿发育的不同时期,有的出现闭塞、吸收而消失,有的继续生长发育,与主动脉囊、背主动脉和节间动脉等共同形成相应的 |
![]() |
18[概述]第三十五章 主动脉瘤 |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变性破坏后,形成的异常扩张和膨大部分。根据其成因和病变的不同,又分为真性动脉瘤(俗称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真性动脉瘤由多种因素造成 |
![]() |
19[发病机制]三、大动脉硬化引起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随着年龄增长,从36~55岁,主动脉逐渐硬化伴随着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逐渐上升。而大动脉硬化会导致脉压增加。约55岁后,主动脉已明显硬化,因对心脏收缩期产生的压力 |
![]() |
20[病理学]二、病 理 |
腹膜后纤维化病变主要以腹主动脉为中心、多发生于腰骶部腹膜后,上缘可达肾上腺,下缘延至骨盆壁。纤维化通常始于骶骨岬附近的主动脉分叉或以下部位,从中线向一侧或双侧不对称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