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 首页
  • 临床检验问答
  • 临床基础检验800问
  • 尿液检验
  •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 为什么血尿可按红细胞大小分为三种类型?

      答: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报告细胞数量时,有些还能提供红细胞形态评价,指出均一性、混合性还是非均一性。均一性,顾名思义就是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一般形态也均正常,被认为来源于肾小

      46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中性粒细胞?

      答:正常尿液中,随着生理性泌尿道上皮细胞更新过程,以及运动、情绪等生理性刺激,可伴随有少量白细胞随尿液排出,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0~2个(男性),0~5个(女性)。如果泌尿生殖

      47
    • 为什么尿路感染患者镜检白细胞数量可正常?

      答:尿液中出现白细胞一般认为是炎症感染导致,可见于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但是有些患者存在尿路感染症状,镜检却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导致医生和患者质疑检测结果,这种情况我们

      48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闪光细胞”?

      答:闪光细胞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炎症感染过程中发生脂肪变性改变的一种白细胞。其在低渗环境下,可见中性粒细胞体积略有胀大,核及颗粒清晰,同时还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

      49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淋巴细胞?

      答:一般尿常规检测中并不会分析其中是否含有淋巴细胞以及其存在的比例,所以不太受重视。尿液试纸条干化学分析白细胞利用的是白细胞酯酶,但这种酶类只在中性粒细胞内存在,其他白

      50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单核细胞?

      答:尿液中单核细胞数量较少,检测困难,难以用常规方法检测,因此极少受到关注。由于IgA肾病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

      51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嗜酸性粒细胞?

      答: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出现,尤其是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诊断会有一定帮助。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各异,常呈全身过敏表现,暂时性与用药或感染有关的急性肾衰伴或不伴少尿,常见药

      52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吞噬细胞?

      答:尿液中吞噬细胞主要来源分为两类,一种是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主要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在白细胞增多的尿液中比较容易见到;另一种来自单核组织细胞的

      53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答: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RTE)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在正常人尿中一般不会出现,尿液中检出该细胞往往提示肾小管存在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体

      54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移行上皮细胞?

      答: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处的表面由移行上皮细胞覆盖,形态多变,呈圆形、纺锤形、尾形、梨形和圆柱形。正常人尿液中偶有移行上皮细胞脱落,如明显增多,提示膀胱炎、膀胱

      55
    • 为什么须鉴别底层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白细胞?

      答: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也称小圆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形态为圆形,细胞体积较小,直径为白细胞的1~2倍,胞质略丰富,可见明显颗粒,细胞核圆形,核膜厚而明显,胞核比例略大

      56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鳞状上皮细胞?

      答: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实质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直径40~60μm,形态扁平而大,似鱼鳞状或薄的石板状,外形不规则,边缘常卷折,细胞质丰富,可有细小颗粒,核小居中,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脱落自

      57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脂肪颗粒细胞?

      答:在某些慢性肾病中,比如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肾病,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胞质内充满脂肪颗粒,甚至将胞核遮盖,这种细胞称脂肪颗粒细胞或者复粒细胞。复粒细胞的本质和

      58
    •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含铁血黄素颗粒?

      答:含铁血黄素尿为尿中含有暗黄色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是含铁质的棕色色素。血管内溶血或肾慢性出血、梗死时肾脏在清除游离血红蛋白过程中,血红蛋白大部分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

      59
    • 为什么尿管型形成须具备三个条件?

      答:管型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其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故又称圆柱体。尿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蛋白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