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临床检验一问一答
  3. 临床基础检验800问
  4. 尿液检验
  5.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共110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1

答:镜检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 “金标准”,但是镜检费时费力、误差大、重复性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无统一质控物、难以开展室内质控。而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具有检验......

为什么要做仪器法尿有形成分筛查?
2

答:常规尿液分析(俗称尿常规)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对全身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检查内容包括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查,其中有形......

为什么有形成分检查是尿常规检查的核心内容?
3

答:图像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原理基本相似,可直观地观察有形成分形态。仪器自动感应置于样品运送装置上样品架内的尿标本,将其送入指定取样点,标本经充分混匀后被定......

为什么可用图像法仪器筛查尿有形成分?
4

答: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主要由光学检测系统、液压系统和电阻抗检测系统等组成。采用菲啶与羧花氰对有形成分进行染色,其染色特点是与细胞结合速度快,背景荧光低,细胞发出......

为什么可用流式细胞术仪器筛查尿有形成分?
5

答:流式细胞与荧光染色技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除了能给出主要有形成分的定量结果外,还可以给出一些标记参数、荧光散点图和红细胞相关信息。定量参数:红细胞(RBC/mu;l)、 白细胞(W......

为什么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可检查多项参数?
6

答: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

为什么须定期校准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7

答: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筛查结果是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筛查结果取决于其性能特征。为了保证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质量,必须对尿液有......

为什么须验证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性能?
8

答:尿液有形成分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微生物、结晶、黏液丝和精子等,临床使用最多且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有形成分至少包括上皮细胞、血液细胞、管型和结晶......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检查至少用两个浓度质控品?
9

答:理想的质控品应该没有基质效应(即具有与检测样本相同的样本属性),内含物与检测样本相同,具有合适的开瓶稳定期和储存稳定期,瓶间差小,适用性好(不同检测原理的方法均能适用)。一个......

为什么可用患者新鲜尿标本做有形成分室内质控?
10

答:室间质量评价是一种很好的质量改进工具,实验室可依据室间质评满意或不满意结果分析寻找质量改进机会,持续改进检测质量。它可以为顾客,认可机构和管理机构提供验证实验室能力......

为什么须参加尿有形成分分析室间质评?
11

答: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也和其他检验设备一样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采用流式细胞和荧光染色技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还是......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结果之间须进行比对?
12

答:为了保证尿有形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可靠,实验室应规范开展尿有形成分检测的室内质控,失控后应分析失控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实施纠正,并对失控之前患者结果进行验证,填写失控分析报......

为什么须规范尿有形成分检查失控后分析程序?
13

答:无论是图像原理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还是流式细胞和荧光染色技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关键部位维修后,均须验证故障未对之前患者结果造成影响。CNAS-CL02规定实验室应制订文件化的......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关键部位维修后须验证之前检查的患者结果?
14

答:无论是流式细胞术还是图像法原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均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镜检相比,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①无需离心尿液,可自动进样;②......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不能完全替代镜检?
15

答: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按照其检测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图像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这些仪器为临床尿液常规检测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它们不但操作......

为什么要制定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结果复核规则?
16

答:为了保证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质量,须规范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的每一个环节。检验前要认真检查仪器工作状态,合理设置检测参数,不能随意进行仪器校准。通过质控分析排除来自......

为什么要规范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查过程?
17

答:尿液有形成分是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在显微镜下检查到的成分,如细胞、管型、病原体和结晶等。通过尿有形成分检查可了解泌尿系统的变化,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

为什么要做尿有形成分镜检?
18

答:保证尿有形成分镜检结果的准确可靠,规范镜检前操作过程是先决条件。标本要求:若标本仅用于有形成分检查,宜使用晨尿标本,因尿液在体内经过浓缩,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第一次晨尿因......

为什么要规范尿有形成分镜检前操作?
19

答:保证尿有形成分镜检结果的准确可靠,规范镜检操作过程是关键。 标准化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离心机:应使用水平式有盖,转速显示准确、直观,机内温度保持在15~25℃,定期......

为什么要规范尿有形成分镜检中操作?
20

答:保证尿有形成分镜检结果的准确可靠,规范镜检后操作过程非常重要。(1)综合分析检查结果:①如果尿液在膀胱中储存时间过长,中性粒细胞可能破坏,释放酯酶到尿液中,导致尿干化学白细......

为什么要规范尿有形成分镜检后操作?
21

答:尿液离心机对于获取尿有形成分非常关键,相对离心力过小离心时间过短,达不到浓缩有形成分(尤其是管型),提高阳性检出率的目的;相对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有形成分破坏,导......

为什么须定期校正尿液离心机?
22

答:为了保证实验室尿有形成分镜检结果的一致与可比,应组织人员进行结果比对。比对开始之前实验室须先明确和统一使用有形成分报告术语和格式(具体内容见449题),然后再制订比对程......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镜检人员之间须进行镜检结果比对?
23

答:图像法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核心原理是基于拍照后图像识别,拍照是第一步,获得清晰可辨的图像是正确识别的前提。如果尿液中有形成分太多,必然会使镜头自动对焦把握不当,细胞间前后......

为什么尿有形成分过多图像法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会报警?
24

答: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是通过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尿液的有形成分进行分类,结合流式细胞术收集荧光信号后对有形成分进行区分和计数,虽然这类自动化分析仪提高了检测效率,但......

为什么造影剂会干扰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
25

答: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核心原理是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技术来获得尿细胞前向散射光及前向荧光的强度参数。在对有形成分中的特定物质进行荧光染色并调节到悬浮状后,使用......

为什么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会出现假性结果?
26

答:严格来说,所有分析仪在检测标本前都应执行空白检查,包括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仪。此分析仪通过检测各类尿有形成分的散射光和荧光强度进行定量计数;当仪器管道发生气泡、试剂......

为什么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要执行空白检查?
27

答:由于尿液有形成分的复杂性,目前为止,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仍只能作为筛查仪器使用,需制定镜检复检规则规范尿液分析。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由于分析原理不同......

为什么实验室间相同的尿有形成分分析仪镜检复核规则会不同?
28

答:通过显微镜识别尿液中有形成分是尿常规检测的重要内容,不同显微镜、不同处理方法构成了多种尿有形成分镜检方法。简单可分为: 普通光学显微镜法,最常用、最简单、易普及。 暗......

为什么有多种尿有形成分镜检方法?
29

答:尿有形成分镜检粗略可分为玻片过筛法、手工计数板定量法和仪器定量法。尿沉渣定量分析是尿液检查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商品化的尿沉渣定量分析板的设计使......

为什么推荐标准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作尿有形成分检查?
30

答:尿液有形成分镜检是一项非常经典的检验项目,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临床检验技术手段,具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通过离心方式得到的浓缩的尿有形成分称之为尿沉渣,因其通过离心浓缩过......

为什么未离心尿标本也可做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查?
31

答:尿有形成分离心完成后需要镜检,虽然不加盖玻片也可以观察尿有形成分,但易污染,镜下物体易晃动从而影响观察。为了尽量规范标准化尿有形成分操作流程,推荐加盖盖玻片。盖玻片是......

为什么尿显微镜涂片检查须加盖玻片?
32

答:一般尿沉渣检查用不染色标本,但为防止漏检透明管型等有形成分,及鉴别白细胞、闪光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管型、结晶、细菌、真菌等可以用不同染色方法进一步确认。所以实验室......

为什么要做尿有形成分离心染色镜检?
33

答:目前我国推行标准化的尿沉渣显微镜检验,尿液样本相对离心力400times;g离心,使用尿沉渣计数板,结果报告每微升各细胞数。而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尿沉渣计数参考区间是......

为什么有多种尿有形成分镜检参考区间?
34

答:临床实验室的价值在于为患者和临床医师提供正确、及时的检验报告。正确的检验报告不仅仅指检验结果的正确,还应包括报告所用术语和格式的正确。同一实验室的不同部门或者不......

为什么要统一尿有形成分报告格式?
35

答:一般情况下,尿有形成分镜检不用染色,直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有些时候由于细菌、结晶、退化的细胞等干扰,对有形成分很难做出正确的区分,因此通过染色加以区分的方法可作为一......

为什么要选择尿有形成分染色方法?
36

答:1951年Sternheimer R和Malbin B共同推出的尿有形成分染色方法,简称SM染色法,属于结晶紫-沙黄染色法。利用结晶紫和沙黄两种色素对尿有形成分进行染色,由于尿有形成分中细胞、......

为什么可用Sternheimer-Malbin染色检查尿细胞和管型?
37

:Sternheimer R在1975年推出了一种阿利新蓝-派洛宁染色法,简称S染色法,此法染色过程简单,对尿液的有形成分染色效果也较好。原理是阿利新蓝可以与尿液中细胞核和管型基质作用呈......

为什么可用Sternheimer(S)染色检查尿细胞和管型?
38

答:1小时尿液有形成分计数又称1小时有形成分排泄率,是计数3小时内尿液中细胞、管型的数量,再换算为1小时的排出量。因留取定时尿液定量计数,能更准确的反映泌尿系统的状况,故对肾......

为什么要做1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
39

答:尿有形成分分析又称为颗粒分析,目前已实现自动化颗粒分析,为了提高自动化仪器检测颗粒结果的准确性和提供校准品靶值,2003年ISLH参考美国、日本和欧洲尿液分析指南和标准,提出......

为什么须有尿颗粒计数参考方法?
40

答:正常情况下,由于运动,新陈代谢等因素,尿液中可以检出少量的红细胞,一般不超过3个/HP,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变脆,红细胞也会略有增多。尿中出现红细胞增多意味着泌尿道出血,或者是血液......

为什么要观察尿红细胞形态?
41

答:尿中正常形态红细胞具有末梢血涂片所见红细胞同样的形态,双面中央凹陷、圆盘状,呈淡粉红色。尿红细胞呈现环形(炸面包圈样)、棘形、锯齿(皱缩)形、靶形、影形、口形、裂形、小型......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不同形态红细胞?
42

答:尿液中未染色红细胞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态类似,直径在7~8mu;m,无核,双凹圆盘状,淡粉红色。但是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与尿液的酸碱度、比重、渗透量、标本存放时间等有密切关系,新......

为什么尿中红细胞须与类似物鉴别?
43

答:相差显微镜是荷兰科学家Zermike于1935年发明的,并获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的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利用特殊的设计,使直进光与侧进光的位相错了1/4波长,再进行干......

为什么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
44

答:由于机体产生的废物量基本恒定,当大量饮水后会造成尿液稀释,此外如果肾脏受损,特别是稀释与浓缩功能的丧失,会造成尿液比重严重降低,尿液呈低渗状态。红细胞处于这种低渗尿液环......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影红细胞?
45

答: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镜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推测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分析,是确定血......

为什么尿红细胞形态分析须采集新鲜晨尿?
46

答: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报告细胞数量时,有些还能提供红细胞形态评价,指出均一性、混合性还是非均一性。均一性,顾名思义就是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一般形态也均正常,被认为来源于肾小......

为什么血尿可按红细胞大小分为三种类型?
47

答:正常尿液中,随着生理性泌尿道上皮细胞更新过程,以及运动、情绪等生理性刺激,可伴随有少量白细胞随尿液排出,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0~2个(男性),0~5个(女性)。如果泌尿生殖......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中性粒细胞?
48

答:尿液中出现白细胞一般认为是炎症感染导致,可见于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但是有些患者存在尿路感染症状,镜检却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导致医生和患者质疑检测结果,这种情况我们......

为什么尿路感染患者镜检白细胞数量可正常?
49

答:闪光细胞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炎症感染过程中发生脂肪变性改变的一种白细胞。其在低渗环境下,可见中性粒细胞体积略有胀大,核及颗粒清晰,同时还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闪光细胞”?
50

答:一般尿常规检测中并不会分析其中是否含有淋巴细胞以及其存在的比例,所以不太受重视。尿液试纸条干化学分析白细胞利用的是白细胞酯酶,但这种酶类只在中性粒细胞内存在,其他白......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淋巴细胞?
51

答:尿液中单核细胞数量较少,检测困难,难以用常规方法检测,因此极少受到关注。由于IgA肾病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单核细胞?
52

答: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出现,尤其是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诊断会有一定帮助。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各异,常呈全身过敏表现,暂时性与用药或感染有关的急性肾衰伴或不伴少尿,常见药......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嗜酸性粒细胞?
53

答:尿液中吞噬细胞主要来源分为两类,一种是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主要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在白细胞增多的尿液中比较容易见到;另一种来自单核组织细胞的......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吞噬细胞?
54

答: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RTE)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在正常人尿中一般不会出现,尿液中检出该细胞往往提示肾小管存在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体......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55

答: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处的表面由移行上皮细胞覆盖,形态多变,呈圆形、纺锤形、尾形、梨形和圆柱形。正常人尿液中偶有移行上皮细胞脱落,如明显增多,提示膀胱炎、膀胱......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移行上皮细胞?
56

答: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也称小圆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形态为圆形,细胞体积较小,直径为白细胞的1~2倍,胞质略丰富,可见明显颗粒,细胞核圆形,核膜厚而明显,胞核比例略大......

为什么须鉴别底层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白细胞?
57

答: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实质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直径40~60mu;m,形态扁平而大,似鱼鳞状或薄的石板状,外形不规则,边缘常卷折,细胞质丰富,可有细小颗粒,核小居中,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脱落自......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鳞状上皮细胞?
58

答:在某些慢性肾病中,比如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肾病,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胞质内充满脂肪颗粒,甚至将胞核遮盖,这种细胞称脂肪颗粒细胞或者复粒细胞。复粒细胞的本质和......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脂肪颗粒细胞?
59

答:含铁血黄素尿为尿中含有暗黄色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是含铁质的棕色色素。血管内溶血或肾慢性出血、梗死时肾脏在清除游离血红蛋白过程中,血红蛋白大部分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含铁血黄素颗粒?
60

答:管型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其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故又称圆柱体。尿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蛋白......

为什么尿管型形成须具备三个条件?
61

答:肾脏由肾单位构成,正常人都有可交替的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在合适的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在肾小管内发生酸化、沉淀就形成了圆柱状管型。透明管型,为无色均匀的半透明......

为什么正常人尿中也可检出少量管型?
62

答:管型为尿有形成分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过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

为什么尿管型首先要在低倍镜视野下观察?
63

答:透明管型在管型中最为常见,正常人也可少量查见,12小时尿液一般少于5000个。透明管型主要是由肾单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黏蛋白凝固而形成的,也有少量白蛋白和......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透明管型?
64

答:颗粒管型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蛋白上形成的,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1/3,颗粒管型与透明管型相比,颗粒管型通常更像雪茄形,且折光指数较高。......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颗粒管型?
65

答:管型是尿液中的一种成分,是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内蛋白质和细胞颗粒成分聚集而形成的长条形圆柱体。红细胞管型是指管型中红细胞超过1/3体积,呈黄色或红褐色,易折断,碎裂成片状,......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红细胞管型?
66

答:白细胞管型内含有白细胞或脓细胞,由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聚集而成,细胞数量超过1/3体积,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并存。不染色时在普通光镜下难以对管型内细......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白细胞管型?
67

答:上皮细胞管型是由肾小管内层剥落的上皮细胞包涵或黏附于透明管型所形成的,因此亦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其中的上皮细胞可呈无序状或瓦片状排列,胞体比白细胞大,细胞核大而圆......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68

答:红细胞管型是管型基质中嵌有10个以上红细胞,外观淡黄褐色,红细胞形态完整接近正常时,易于识别。肾单位梗死时,红细胞管型可发生变性,在尿中呈粗大棕色颗粒管型。可因红细胞破坏......

为什么须鉴别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69

答:尿混合细胞管型也称复合细胞管型,指管型内同时含有2种以上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可见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缺血性肾坏死、肾梗死等患者。在急性排斥反应时,可见到肾小......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混合细胞管型?
70

答:蜡样管型是由细颗粒管型衍化而来或淀粉样变性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也可能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见于慢性肾小球......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蜡样管型?
71

答:脂肪管型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是细胞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脂肪管型可被视为几乎充满脂肪球的蛋白基质,或是包含在基本透明的细......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脂肪管型?
72

答:肾炎晚期会出现一种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称为宽大管型,也称为肾衰竭管型。正常尿液中无肾衰竭管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肾衰竭管型。肾衰竭管型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管......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肾衰竭管型?
73

答:血液进入肾小管后,血液中各种成分同时存在于管型中,包括红细胞碎片,红细胞破碎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使其呈现血红色。若形成的管型呈颗粒纤维状,则称颗粒纤维状结构为血液管型......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血液管型?
74

答:血红蛋白管型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来源于:血液管型或红细胞管型中红细胞的溶解,血红蛋白均质化;或是溶血性输血反应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血红蛋白管型?
75

答:正常人尿液中几乎没有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一种色素蛋白,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和代谢混乱时,可产生大量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进入肾小管......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肌红蛋白管型?
76

答:管型的形成过程意味着肾小管至少有过短暂的阻塞,正常尿液中不会出现蛋白管型。在糖尿病肾病、重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中会检出蛋白管型。管型内可见蛋白凝固物,可能为血浆蛋......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蛋白管型?
77

答:细菌感染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细菌管型。细菌管型边缘整齐,管型透明基质中含有大量细菌,除细菌外,管型中可能存在白细胞。正常尿无细菌管型,在尿液中找到细菌管型对急......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细菌管型?
78

答:真菌感染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真菌管型。真菌管型边缘整齐,管型内无细胞和颗粒,管型透明基质含有孢子、菌丝或假菌丝,背景中可见较多真菌,并常可见到红细胞、白细胞或......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真菌管型?
79

答:尿结晶管型也称作盐类管型,因管型基质中含有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药物等化学结晶体而得名。此类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盐类饱和度、胶状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结晶管型?
80

答:肾病综合征患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中会检出嵌套管型。嵌套管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管型相互嵌套或包裹在一起,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边缘和内容物。由于上皮细胞管型一旦形成......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嵌套管型?
81

答:黏液丝的折射率与透明管型类似,在尿液中呈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无色,细长,曲折,末端尖细或卷曲或裂开,大小不等,可黏附有细胞,也可不黏附,常见暗淡纹。黏液丝经常与透明管型在一起,容易......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黏液丝?
82

答:尿液中出现的类圆柱体也被称为类管型相似物,分为黏液丝、假管型、圆柱体等。黏液丝特征见496题;假管型多为非晶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其外形与管型相似,但无管型的......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类圆柱体?
83

答:草酸钙结晶为生理性结晶,属正常代谢成分,比较常见,多见于酸性尿液中。草酸钙结晶呈一种特征性的信封状外形,其大小略有不同,但典型的均为小的无色发光的八面体,偶尔也呈现为带锥......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草酸钙结晶?
84

答:尿酸结晶是尿液结晶中形态变化、种类最多的一种生理性结晶,常见于酸性尿中。形态有菱形、六边形、薄厚菱形、多重菱形、花瓣形、腰鼓形、哑铃形、口形、立方体形等,颜色呈深......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尿酸结晶?
85

答:有时尿液经过离心后或者放置一段时间沉淀后,尿液呈现粉红色沉淀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晶松散、颗粒状,为无定型结晶,其实质是无定型尿酸盐结晶,特征性的粉红色蓬松状沉淀物,也称......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非晶形尿酸结晶?
86

答:碳酸钙结晶常与无定形磷酸盐同时出现,无色或黄褐色,有较强的双折光性,其形态为小球形、双球并列呈哑铃形、四联体交叉形或为非晶形颗粒状。碳酸钙结晶易在食用大量蔬菜者的碱......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碳酸钙结晶?
87

答:马尿酸结晶是人类及食草性动物尿液中的正常成分,由于在人体尿液中的浓度较低,因此一般不会形成结晶而出现。马尿酸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产物,其结晶形态与结晶形成速......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马尿酸结晶?
88

答:非晶形磷酸盐结晶为磷酸盐结晶,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常为灰白色非晶形颗粒状,一般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非晶形磷酸盐结晶在新鲜尿液中为无定形颗粒状,无规律分......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非晶形磷酸盐结晶?
89

答:磷酸铵镁结晶为磷酸盐结晶,常可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来源于食物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为尿液的正常成分。磷酸铵镁结晶也称为三联磷酸盐结晶或鸟粪石结晶,是尿液中比较常见......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磷酸铵镁结晶?
90

答:磷酸钙结晶为磷酸盐结晶的一种,分为磷酸钙结晶和磷酸二钙结晶,为尿液的正常成分,常可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来源于食物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属生理性结晶,长期大量出现见于骨......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磷酸钙结晶?
91

答:尿酸铵结晶也称为重尿酸铵盐,是碱性尿液中唯一可见的尿酸盐结晶,形成尿酸铵盐结晶的基本成分是尿酸与游离铵结合的产物。多为黄褐色,不透明,呈树根状、海星状、棘球状或哑铃样......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尿酸铵结晶?
92

答:尿液中的尿酸钙结晶属于非结晶形尿酸盐的一种,为淡黄色颗粒状,周围有刺状突起的球形或菱形,淡黄色尿中为无色,低温或尿浓缩时可析出淡红色或粉色结晶,多在新生儿或碱性尿液中存......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尿酸钙结晶?
93

答:胆红素尿症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偶尔可观察到沉淀的胆红素结晶,结晶与尿液化学检查的胆红素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结晶常见于酸性尿液中,形态多样,呈细针状(可成束)、颗粒状、......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胆红素结晶?
94

答:尿液中的胱氨酸结晶为病理性结晶,是无色不对称六边形薄片样结晶,边缘清晰,折光性强,可单独出现,也可上下重叠排列。尿中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在遗传性胱氨酸尿症,严......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胱氨酸结晶?
95

答:尿液中的亮氨酸结晶为病理性结晶,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不存在于正常人尿液中。镜下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或油滴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似脂肪滴。亮氨......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亮氨酸结晶?
96

答:酪氨酸结晶很少出现于尿液中,但是当发生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酪氨酸代谢病、蛋氨酸吸收不良病)时,酪氨酸结晶会出现于尿液中。酪氨酸结晶在显微镜下多呈黑色,细针状、多成束、......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酪氨酸结晶?
97

答:尿液中的胆固醇结晶呈宽型扁平板状,多为缺角长方形或方形,类似于相互层叠摆放的破碎玻璃。多无色透明,也可被尿液染成淡绿色或黄色,常浮于尿液表面,呈薄片状。胆固醇结晶属脂类......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胆固醇结晶?
98

答:磺胺嘧啶结晶可呈贝壳或羽毛状,大小不一,呈黄色。多个羽毛状结晶聚在一起可呈圆形花朵状。磺胺嘧啶在体内乙酰化后溶解度降低,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其典型形态为棕黄色,不对......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磺胺类药物结晶?
99

答:尿液中除了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外,还可因患者使用各种治疗性药物的增多,尿液中可见到的药物性结晶也日益增多。药物结晶包括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放射造影剂等几......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造影剂结晶?
100

答:正常情况下,泌尿道是不存在细菌的,然而,大多数尿标本中含有少量的细菌,是由于排尿时受到污染造成的。尿液中出现的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被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属于......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杆菌?
101

答: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而得名。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致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引起中毒的葡萄球菌是主要能......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球菌?
102

答:真菌形态特征:真菌为无色,圆或椭圆形,大小约2.5~5mu;m,外形清晰,大小不等,有时可见生芽状,有的可见到菌丝,构成真菌菌体的基本单位为菌丝,呈长管状,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易与红......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真菌?
103

答:花粉颗粒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小孢子和由它发育的前期雄配子体。在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中包含2个或3个细胞,即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或由其分裂产生的两个精......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花粉颗粒?
104

答:淀粉是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淀粉粒由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组成,前者具有alpha;-1,4-糖苷键,后者除alpha;-1,4-糖苷键,还有少......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淀粉颗粒?
105

答:尿液中常见的寄生虫有阴道滴虫、肾膨结线虫卵、埃及血吸虫卵、微丝蚴等。阴道滴虫是一种原虫,常寄生于女性阴道和尿道中,也可感染男性泌尿系统,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和前......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寄生虫及虫卵?
106

答:精子为男性生殖细胞,起源于睾丸精曲小管内的生精细胞,生精细胞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由精原细胞分化成精子细胞,最后在附睾内发育成熟。精子由头、体、尾部构成,头部较红细胞小......

为什么男性尿中可检出精子?
107

答:尿液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类管型相似物,其中就包括纤维状物,这是由于衣物中的丝、毛、麻等各种纤维脱落物会污染尿液,经验不丰富者易将其误认为管型。此类纤维一般边缘不整齐,无特......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纤维状物?
108

答:前列腺颗粒细胞为体积较大、颗粒较粗的细胞,在正常前列腺液中数量较少,增多预示炎症。前列腺液中的颗粒细胞本质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病原体,在胞质内被分解形成颗粒状物质,普......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前列腺颗粒细胞?
109

答:灵芝孢子呈卵形,棕色或褐色,胞体前端平截,后端钝圆,(8.5~11.2)mu;mtimes;(5.2~6.9)mu;m,呈双层细胞壁结构,可见透明空隙,形似西瓜子。孢子内部为较均匀的实体结构(包含1个胞核和胞质)......

为什么尿中可检出灵芝孢子?
110

答: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未经正常淋巴管引流入血而逆流至泌尿系统淋巴管中,引起淋巴管内高压,淋巴管曲张和破裂,乳糜液溢入尿中使尿呈稀牛奶状,称乳糜尿。乳糜由脂肪微粒组成,较大脂......

为什么须鉴别尿中脂肪滴和气泡?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