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实施鸦片专卖制度初期,吸食毒品人数呈明显上升势头。1897年,吸食人数不过5万余人,而到了1900年很快增加到165752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6.1%。1902—1906年间吸毒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平均每年仍在13万人以上(表3)。1930年,台湾总督府对于台北更生医院的1000名烟瘾患者进行了调查,回答是为了享乐的124人,其余则是为了治病。(10)这样的统计数据不一定真实。1932年,进口台湾的鸦片有20941公斤;1935年消费的鸦片是17678公斤。(11)
表3 台湾居民吸食鸦片人数统计表(1贯相当于3.75公斤)
年度 | 特许吸食人数 | 占总人口的比率 | 烟膏消耗量(贯) |
1897 | 50597 | 1.9 | 13616 |
1898 | 95449 | 3.9 | 42435 |
1899 | 130962 | 5.0 | 52634 |
1900 | 165752 | 6.1 | 53446 |
1901 | 157619 | 5.7 | 36572 |
1902—1906 | 平均133203 | 4.5 | 38643 |
1907—1911 | 平均107014 | 3.5 | 34399 |
1912—1916 | 平均77011 | 2.3 | 27012 |
1917—1921 | 平均52617 | 1.5 | 19905 |
1922—1926 | 平均36677 | 1.0 | 12170 |
1927—1931 | 平均25029 | 0.6 | 9270 |
1932 | 19532 | 0.4 | 7311 |
1933 | 17820 | 0.4 | 6100 |
1934 | 16190 | 0.4 | 5301 |
1935 | 14644 | 0.3 | 5060 |
1936 | 13278 | 0.3 | 4649 |
1937 | 11960 | 0.3 | 4369 |
1938 | 10788 | 0.2 | 4154 |
1939 | 9613 | 0.2 | 3777 |
1940 | 8665 | 0.2 | 3456 |
1941 | 7717 | 0.1 | 3128 |
1906年,清朝政府在中国大陆发动了全面禁烟运动,日本在台湾的毒品专卖政策受到世人质疑,殖民地当局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台湾人的吸食;同时由于大陆全面禁烟,土产鸦片供应量大幅度减少,毒品市场价格暴涨(表4),一般消费者无力吸食,不得不戒断毒瘾,吸毒人数因而大量减少。(12)总的说来,从1918年开始,台湾的吸毒人数在殖民当局的控制之下逐渐减少,但决不像侵略者自我标榜的那样,是什么“得意杰作”和“世界的模范”,(13)恰恰相反,小小一个台湾岛的禁毒,在日本军警的严密统治之下居然花费了半个世纪之久,而仍未成功。与日本维新时期本土迅速禁止毒品的情况相比,与其他国家短期禁毒成功的事例相比,日本在台湾实行“马拉松”式的禁毒方案,意图何在,不言自明。
表4 1907—1917年上海每担鸦片价格

资料来源: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143、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