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每日进食的量远比蛋白质和脂肪多。人体主要含糖原和葡萄糖。前者是糖的储存形式,而后者是糖的主要运输形式和利用形式,两者均可被氧化,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血糖一般是指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不包括其他的糖脂和糖蛋白。
目前批准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和格列酮类药物)。在临床上,根据对血糖
47K通道赋予磺脲类药物敏感性磺脲类药物受体(SUR)属ATP结合蛋白家族,过去认为其有两种亚型:SUR1和SUR2。SUR1主要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在脑部的表达水平较低,在心脏和骨骼肌中不表达或
48格列奈类为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是一类类似磺脲类药物的药物,能改善胰岛β细胞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产生类似生理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降低餐时血糖高峰,故又称为“
49双胍类(biguanides)降糖药物有苯乙双胍(phenformin,降糖灵)和二甲双胍(metformin),其结构见下图。苯乙双胍由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高,目前已被淘汰。现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二甲双胍。市
50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两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血糖而不减少糖吸收总量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的吸收需要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
51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thiazolidinedione,TZD)又称格列酮,是一类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药物。这类药物有曲格列酮(已因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而撤离市场)、罗格列酮(已经退市)、吡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法格列酮
52以肠促胰素(肠促胰素,incretin)为基础的药物主要包括GLP-1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 4 inhibitor)3种,GLP-1类似物与GLP-1受体激动剂的区
53人胰岛素是由α(A)和β(B)两条多肽链构成的,共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激素,分子量约6000Da,呈酸性,等电点为5.3。不同物种的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不同。通过细胞胞泌作用,释放入血液。基础分泌量为24U;进餐刺激分泌量也为24U。Ca2+增加微管微丝活动,加速β细胞颗粒的移动,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被葡萄糖传感器调控的
54同步给予降压/调脂/降血糖治疗应维持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30/80mmHg。降压药物首选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Ⅱ),必要时联用钙离子拮抗剂(CCB
55T1DM和部分T2DM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长期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即使采用CSII,仍有感染、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和慢性并发症的危险,而且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建立内源性胰
56正确处理空腹血糖升高伴餐后血糖正常患者首先应定期检测每日中多个时间点的血糖,确定24小时内的血糖变化谱,了解血糖的变异(或波动)特点,明确血糖升高和血糖正常与降低的具体时间
59早期干预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随着对T1DM大规模高危人群及临床前期患者筛查研究的进展,如何实施早期干预治疗,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日益受到重视。针对T1DM的发病阶段,可将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