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
1 | 答:HLA分型的PCR-直接测序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base-typing,PCR-SBT)是最详尽确认HLA基因型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扩增目的DNA片段,采用引物直接检测HLA基因...... |
![]() |
2 | 答: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方法是核酸杂交的代表性技术。该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目的DNA片段进行...... |
![]() |
3 | 答:PCR-序列特异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的原理是根据HLA等位基因各型别核苷酸碱基序列的差异性,设计出一系列特异性引物。因Taq DNA...... |
![]() |
4 | 答:HLA-Ⅰ类抗原的血清学分型方法的原理是依据抗体介导的补体系统对靶细胞溶解的原理进行的。实验采用一系列HLA-Ⅰ类抗原的标准分型血清(抗体)与待检细胞作用,细胞毒阳性孔说明...... |
![]() |
5 | 答:HLA抗原与同种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故又称为移植抗原。目前已知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HLA一类抗原的A、B位点和HLA二类抗原的DR位点,每个位点均有...... |
![]() |
6 | 答:如果将表型为HLA-A2、A3,B7、B12的供者淋巴细胞注射给HLA-A2、A3,B8、B12的受者,虽然供受者之间只有B7抗原不同,但受者产生的抗体不仅与B7细胞反应,还能与B27、B22细胞反应。如...... |
![]() |
7 | 答:HLA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人类基因系统。1952年Jean Dausset首次报道了HLA-A2抗原,并因此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奖。迄今发现的HLA等位基因已约10 000个。HLA的基因位点被证实在...... |
![]() |
8 | 答:HLA受控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gene),该基因与同种异体组织器官移植以及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有关。涉及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是一组基因,该组基因在染色体...... |
![]() |
9 | 答: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供受者HLA的配合度的要求比任何器官移植都要严格,这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中含有大...... |
![]() |
10 | 答:HLA复合体的遗传具有三个特点:单体型遗传、多态性现象和连锁不平衡。HLA复合体的遗传具有多态性。所谓多态性在基因水平上是指一个物种内某个基因有多种变异体,即具有多个等...... |
![]() |
11 | 答:这主要是由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限制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杀伤具有同一表型的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这意味着T细胞在识别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ant...... |
![]() |
12 | 答:HLA抗原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人类可以通过妊娠、输血及移植等途径产生HLA抗体。HLA抗原与HLA抗体作用可以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是其中之一。输血...... |
![]() |
13 | 答: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三个:单体型遗传、多态性现象和连锁不平衡。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HLA各位点的基因组合成为HLA 单体型(HLA haplotype)。两个同源单体型构成HLA 的基因...... |
![]() |
14 | 答:白细胞上的抗原可分为三种:红细胞血型抗原、粒细胞特异性抗原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其中HLA抗原是与其他组织细胞共有的,也是免疫原性最强的。HLA...... |
![]() |
15 | 答:在某一种群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倍型染色体上的频率与预期的随机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所谓基因频率是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