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SA),是指从窦房结发生的刺激不能保持一定的规则, 而心律出现紊乱。除了心搏间隔不齐为异常外,其基本类型仍表现为窦性心律。一般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
呼吸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心率与呼吸周期一致,而出现时快时慢的变化。一般吸气时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心率加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减慢。
非呼吸性心律不齐(non-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心率与呼吸周期无关,而出现无规则的变化。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bradyarrhythmia/83.html
患者女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糖尿病。心电图特征Ⅱ、V5导联同步记录,示窦性P-P间期0.83~0.84s,P-R间期0.15s,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Ⅱ导联连续记录,显示P-P间期0.82~0.93s,P-R间期分别由0.18s→连续3个0.25s→突
患者男性,3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V3导联连续记录,P15-P16间期1.09s为窦性基本周期,提早出现的P'4、P'8、P'12的形态与
室性早搏对随后的窦性频率的影响有两种情况: 窦性频率先加速,后减速,形成双相涨落式变化,这种特征性的变化称为窦性心律震荡现
若P'波异于窦性P波,则为房性早搏二联律。若P'波为逆行P-波,P-R间期<0.12s或RP-间期<0.16s,则为房室交接性早搏二联律。若P'波与窦性P
识别提早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波是否一致:最好能同时做食道心电图以利于P波形态的识别。若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则为房性早搏二联律;
窦性早搏二联律: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一致,P'P间期等于窦性PP间期,即呈等周期代偿。窦房结内两个节律点交替地发放激动:多见于
若两个形态一致的窦性P波接连出现形成联律,其后伴有一较长的间歇,即PP间期呈短、长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则称为窦性二联律;若两个P波形态
室性早搏对随后的窦性频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影响: 窦性频率双相涨落式的变化,即室性早搏后,窦性频率先加速,随后出现减速现象,称
并行心律是指心脏内有两个起搏点并行地独立发放激动,竞争性控制心房或心室而形成的双重心律,其中—个起搏点的周围存在着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