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临床检验一问一答
  3. 临床病原检验900问
  4. 旅行者感染病原检验
  5. 病毒感染性疾病
共30

病毒感染性疾病

1

答:艾滋病病毒也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反转录病毒,人类感染后因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亡。人类是HIV的唯一宿主。HIV主要......

为什么旅途中无须担心蚊虫叮咬而传播艾滋病病毒
2

答:尽管迄今为止全球对HIV感染者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临床使用单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艾滋病,这些药物使用初期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病死率,然而它们只能维......

为什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旅行中也要坚持定时定量地服用抗病毒药物
3

答: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 “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伴有肢体疼痛及分布不规则、轻......

为什么我国目前已无脊髓灰质炎流行但仍需警惕输入性疫情的发生
4

答: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保持高水平的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 “脊灰”)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口服脊灰疫苗,脊灰疫情得到有效控......

为什么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人员赴脊髓灰质炎流行国家前有必要接种疫苗
5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引起的传染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与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为什么春夏季旅行需预防手足口病感染
6

答:196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次从患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的标本中分离得到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68,EV68),此后鲜有报道。在2009年以后,大量报道显示,在亚洲、非洲、欧洲和......

为什么旅行时需预防肠道病毒68型感染
7

答: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N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Norovirus)。通常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肠道内,经粪便排泄而进入环境,广泛分布于水体、食物及其他环境......

为什么在秋冬季节食用海鲜不当也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8

答: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可引起轻度至重度胃肠炎,出现呕吐、水样腹泻、低热等临床表现,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患儿在发病初期主要......

为什么6~24个月的婴幼儿在旅行中尤其需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9

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热带地区(如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旅游的中国居民越来越多,在旅途中感染病原生物引发病毒性腹泻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星状病毒是1975年由Appleton和Higg......

为什么赴泰国等热带地区旅行,尤其在雨季需避免星状病毒感染
10

答: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2007年以前,全球仅......

为什么前往南美洲或者东南亚旅行需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11

答:2015年寨卡病毒疫情发生时,巴西等国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数显著增加,流行病学证据提示,这可能与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有关。疫情的快速蔓延以及与小头畸形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引......

为什么不建议孕妇前往南美洲或者东南亚等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游
12

答:黄热病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按照传播模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天以内的患者,而丛林型的主要传染......

为什么建议去黄热病疫区旅行的人员接种黄热病疫苗
13

答:基孔肯亚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由基孔肯亚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的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1952年CHIKF首次暴发于坦......

为什么赴伊蚊滋生地旅游需预防基孔肯亚热?
14

答: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传染源主要是感染西尼罗病毒的鸟类、人类、马和牛等哺乳动物。该病毒最初在1937年乌干达西尼罗地区的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得......

为什么旅游者在西尼罗热疫区旅行时应防止蚊虫叮咬
15

答: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 “乙脑”,于193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故也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属自然疫......

为什么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地区旅行需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16

答: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储存宿主)叮咬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

为什么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旅游需谨防登革热
17

答: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也称MERS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目前,MERS冠......

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国家旅游需尽量避免接触动物
18

答: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该病毒目前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广泛传播,仅少数旅行感......

为什么怀疑罹患中东呼吸综合征者入境时需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
19

答: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是一种需要最高级生物安全防护(P4级)的烈性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已发现有4个基因和毒力不同的亚型,按毒力高低依次为扎伊尔亚型、苏丹亚......

为什么前往非洲旅行需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
20

答: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蜱虫叮咬所致的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是这类 “蜱咬病”的元凶,并将之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

为什么在丘陵地区旅游需预防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21

答: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和32种原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

为什么野外旅游活动需预防蜱虫叮咬
22

答: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它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为7~10天,病程4~6天,主要临床表现为......

为什么旅行时需防止鼠类传播流行性出血热
23

答: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毒是单链负性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是一种高度嗜神经病毒。病毒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

为什么旅行中被犬咬伤需当地就近接种疫苗
24

答: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

为什么旅客在 “红灯区”的高危行为可能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5

答: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肝RNA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生物之一,主要通过粪-口(食物、水、接触)途径传播,急性患者和隐性携带者的粪便是主......

为什么外出旅行时饮用生水或生食海鲜可能会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26

答: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是戊型肝炎的病原生物,主要通过粪-口(食物、水、接触)途径传播。急性戊型肝炎患者消化道排泄物含有大量......

为什么旅行地近期有洪涝灾害或雨季之后需注意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27

答: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严重疾病。麻疹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五分之一的麻疹感染者可出现耳部感染、肺炎和......

为什么建议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出国旅行前接种麻疹疫苗
28

答: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其传染性很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斑丘疹、发热、咳嗽、卡他性症状或结膜炎等。如果患者出现科氏斑、出疹并且......

为什么儿童在外出旅行时出现发热、出疹等临床表现不一定是麻疹
29

答: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人群,而老人和儿童为其易感人群。这是因为流感病毒进入体内后,机体启动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但若免疫系......

为什么老人和儿童在旅行中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30

答:禽流感病毒(avain influenza virus,AIV)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低致病性、中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三种。目前发现最易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

为什么不建议在旅行地(如 “农家乐”)购买活禽?
缩/展 搜索 回顶部